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五代河山風月》
第(2/3)頁
將盧多遜發配潢州為官,同時查辦一大批官員。
這件事在朝堂上激起很多反對的聲音,理由各種各樣都有,以漢朝舉例,以唐朝舉例的,分析利弊的,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的,甚至在奏疏中拐彎抹角提醒威脅天子千秋萬代史筆如鐵,得罪太多人史官會怎么寫他,后代寫史的人會怎么編排他,不怕被后人罵嗎?還以司馬遷受西漢宮刑的故事旁敲側擊。
看到這的時候,趙待劍差點被氣哭,史皇帝則安慰她,這就是他怕后人頂不住的壓力,而當下以他的威望還足以強制推行。
幾個月月后,在民間關于史皇帝刻溥寡恩,江山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清算功臣舊將的傳言也甚囂塵上,批評的聲音不少。
街頭巷尾都是一些小聲的議論,有一次史皇帝私下微服出行去李家,還在半道聽人談論起李家的事情,百姓們都覺得李處耘戰功赫赫,又沒作惡,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皇帝是不是老糊涂了。
也有人為天子袒護,覺得李處耘定是有不為人知的道德敗壞之處。
多數普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當下沒有科學的價值觀,科教也不普及,他們只以儒家樸素的以德治國的觀念去看待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既便生搬硬套也要自圓其說。
道德本身是為保障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種日常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公約,其本身就是為保證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但在這卻成為了最大的桎梏。
這就是所謂以德治而非法治。
結果就是太大的變革很快會失去基層土壤,沒有基層的支持任何大的改革必定是難以成功的。
這次史皇帝強行以這么多年來南征北戰的威望推行下去,以一人之力威懾朝野。
史皇帝對這件事看得比較開,他只是全力努力去做,成不成隨便吧,算是給自己一個交待,他努力了,照顧那么多老婆已經夠忙的了,沒時間管天下蒼生。
康定十年,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降生。
到春天,河西戰事有新進展,大軍初期進入河西走廊后由于水土不服,生病的很多,在修養時又遭遇吐蕃諸部的襲擊,有一些損失。
休整一個月后開始恢復攻勢,而且進展迅速,接連破敵,不斷往甘州方向進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