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荀彧的忠-《三國:開局娶了洛神甄姬》
第(2/3)頁
而且荀彧雖然說只是明面上支持一下曹丕,并沒有給予太多實質性的幫助,但是關于曹丕的一切事情還是有所耳聞的,就比如當初曹丕軍營的事情,曹操不僅答應了曹丕和許褚的對戰,而且竟然還把倚天劍送給了曹丕,要知道,這可是天子之劍,曹操自從得到這柄神劍之后,一直佩戴在身上,從不離身,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沒有見過幾面,當日就這么輕易的賜給了曹丕,簡直就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且以荀彧的眼光自然看的出來,曹操在刻意拉近曹丕和許褚之間的關系,就比如當初答應他們倆的切磋,到默許許褚為曹丕出手滅殺兩個通緝犯,直到當初大殿之上,也沒有對許褚的貿然出手,違背軍規而做出太大的懲罰,只是象征意義地打了幾下,根本就不痛不癢。
這顯然是曹操有意在為曹丕鋪路,為他培植軍方的勢力,要知道,即使曹丕的才華再過出眾,得到了世人多么大的認可,但在這個戰亂紛飛的年代,擁有強悍的武裝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手上若是沒有掌握一定的實力,就沒有一絲的話語權,顯然曹操也是非常清楚這一點,想讓自己這個兒子盡早接手軍中的一部分事物,到時候即使掌軍也不會兩眼抓瞎。
而且荀彧也十分清楚,從某一個方面來說,許褚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不僅是因為他人豪爽,沒有太多的心機,更是因為他一流上將的身份,或許曹丕還不清楚,一位一流上將在軍中的地位究竟有多么高。
不僅是因為他們巨大的實力,更是因為他們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都是一場場勝利所堆砌起來的軍事能力,武將排行榜上的席位也不是憑空得來的,那都是在一次次勝利中,將士們對他們的認可和崇拜,沒有在軍旅生活中體驗過,永遠無法體會戰士們在生死之間對于一名領軍將軍的絕對信任。
不同于爾虞我詐的官場,在戰場之上,一個疏忽就是生命的流逝,更別說一流上將曾經都是統帥之才,他們的一個決定,甚至能決定幾十萬人的生死,所以這也鑄就了他們在軍中無可比擬的精神支撐。
雖然許褚在武將排行榜只是位列第十,但是在一流上將之中,他可絕對不是弱手,還是靠前的存在,如果不是領軍的才能和謀略差了些,恐怕排名還會更高一點。
不過這也正是曹操選擇許褚輔佐曹丕的一個重要原因,許褚沒有太多的心計和野心,只有忠心,這對于日后曹丕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
不是說其他兩位一流上將不合適,只是相比來說,許褚更好掌控而已,這也是曹操為什么一直把許褚留在身邊的重要原因,連一直睡覺都是睜一只眼,害怕他人刺殺的曹操都能默許他存在,就可以見許褚在曹操心中是有多么被信任。
相對來說,夏侯惇是曹丕的叔叔,就連曹操對他發號施令也是頗為客氣,日后作為曹丕的族叔,指不定能不能指揮得動,到時候豈不是誤了大事,畢竟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一直都是以功臣自居,年輕之時就跟隨曹操一直打天下,總是有些狂傲,也有些不好掌控。
至于另外一位一流上將,他的排名甚至比許褚和夏侯惇還要更高,只不過他一直被曹操用來震懾西方的馬騰,不然的話也是可以的。
馬騰的西涼軍驍勇善戰,騎兵更是聞名天下,更重要的是,馬騰的兒子馬超可是用槍的好手,在武將排行榜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若是不派一位能夠鎮得住場的一流上將威懾西涼軍,恐怕早就打過來了,雖然曹操并不懼怕雍涼的騎兵,但現在必須先滅了南方的劉備和孫權,否則自己將陷入極為不利的父輩受敵的戰略態勢,畢竟雖然自己的實力可以算作是天下最強,但是猛虎畢竟還是很難斗過群狼的,尤其是這幾匹狼的利益還是相當一致的時候。
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有多恨自己,就說馬騰一直想剿滅自己,除賊興漢,都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所以名義上曹操雖然只有三位一流上將,但是留守許都大營的只有兩位,二選一并不難選擇,所以從這些來看,荀彧也是看出了曹操的一些布局,所以也并不打算太過忤逆他的面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