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上,為何要讓季寒若成為太傅?” 皇長子滿百天,被立太子。 季寒若一躍成為太子太傅。 太皇太后對這一切的安排極為不滿,連后宮女子不得干政都忘了:“你將項家的人,捧得這么高,你不怕將來......” “母后慎言。”皇上板起了臉。 在他看來,一個女子為太子太傅,雖然破了先例,不過對于太子來說,也算是多一重保障。 坐上皇位,他才知曉。 父皇為何從不擔心項家會反。 原來,項家的先祖,曾經放棄皇位,把天下讓給他們唐家時,就曾說過,項家祖訓,項家后輩只做“以守護天下黎民百姓為己任”的將軍。 不做坐擁江山的皇帝。 這個秘密,只有當了皇上之后。 才會一代代傳下去。 所以,他父皇當年在收回項家爵位后,會暗中派人護著項家的孤兒寡母,不會對項家趕盡殺絕。 知道項家不會顛覆唐家的江山。也再無皇子與他爭皇位,他這個皇帝當的輕松許多,再無旁的顧忌。 項家以守護黎民百姓為己任,某種程度上說,與他成為一代明君并不沖突,甚至是互惠互利。 他為何不能待項家好一些? 他的身體他知道。 此生,大概率就這一個皇兒,為延續唐家的江山,他也應該讓皇兒,與季寒若多親近幾分。 他不容任何人,因為任何原因,來破壞這一切。 “母后,朕信項家,以后這樣的話,切莫多言。” 皇上這話一說,太后也不敢多言。 連太后都碰了一鼻子灰,其他人自然不敢來觸這個霉頭。 太子尚在襁褓中,季寒若這個太子太傅,也就掛了一個名頭,她為打理項家的一攤子事,忙得連進宮的時間都沒有。 時間一晃,太子滿一歲,到了學說話的年齡,與季寒若的接觸,就逐漸多了起來。 太子滿兩歲的時候。 軒國與乾國已經打了兩年多,大大小小的戰事湊在一起。 兩國交戰不下五六十回。 這兩年多,在季寒若和父親季博儒的共同努力下,將紅薯、玉米、土豆、山藥,這些高產量的糧食普及。 同時還研究出讓麥子水稻增產的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