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269章、陳瀟湘的故事(七)-《鋼鐵黎明》


    第(2/3)頁

    沈如松感覺犯不上走偏門,在地下城時是年年考月月評,使用標準裝備就是。

    他快步走到被安全隊看守著的武器室,脫下風衣,穿上戰術夾克外套胸掛與武裝帶,把FmJ-30防毒面具卸掉在野外環境用的下方大濾毒罐,改為左右兩側的小濾芯。

    作為班長,沈如松可以自由選擇武器,他挑了支帶榴彈下掛的qbZ69式無殼彈步槍,并往胸掛上插了六只容量為50發的折疊彈條,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雙倍攜帶彈藥,不過這是一場實戰訓練,又不是真的要大動干戈,于是他把胸掛與馬甲的剩余攜行處裝上了備用電池、特種彈藥、瞬爆震撼手雷、誘導手雷、封閉膠布、小單筒鏡、多功能軍刀等等零碎但非常實用的小玩意。

    班組有11個人,自然各有分工,跟隨班長的兩名電子對抗兵會攜帶比同伴更多的物資,而掩護隊伍側翼的四名士兵中會有一人穿戴重型護甲持盾牌與霰彈槍,而另一人會隨時接應或伴隨突進重裝兵打開的空隙。還有作為箭頭的四名士兵,重裝一人輕裝三人。根據分工不同,每個人承擔的重量、攜行狀態都不同。

    訓練部隊畢竟不是一線部隊,編制內的四具外骨骼肯定是沒有的。沒有外骨骼輔助,彪形大漢也撐不住長久重裝。沈如松便叫本該重裝化的四個人額外插兩塊護板就好,不用穿整套重甲。

    趙良的班組總體成績比沈如松這邊差一點,不過他們的鋪設水平反而相當拔尖。也算留了個心眼,沈如松告訴趙良,希望他們負責防御設置。換句話說,他們隊里六個人輕武裝,帶滿地雷、絆索等防御武器,伴隨沈如松班組行動。探明一個樓層,這六個人就設置一個樓層。作為交換,他們隊另外五個人可以是替補,不必率先近戰。

    這是個好買賣,甚至有點沈如松賣人情的味道,近戰多少會受傷,神完氣足和負了傷勢,對抗賽的優勢就有了。趙良聽完立即滿口答應,頗是感動地說沈哥豪氣。

    “跟上個月最后訓練一樣,我、小虎、鍋貼是四組,在中路。”配裝完畢,眾人整隊在大樓入口前,沈如松提醒著大家的分工。

    “楊舲,你和勇子看左邊,你們是三組。”

    提著把09式泵動霰彈槍的楊舲忙著往彈倉裝獨頭彈,“嗯”了聲。這小子就喜歡暴力的,這次沈如松倒不用擔心楊舲惹事,外頭有訓練有素的警衛隊監督著,這群從戰場退下來的老兵玩的可是特制電擊槍,一電一個準。

    “張哥和王興在右邊,二組,高大頭……”高克明“誒”了聲,惹得沈如松給他摁下去。

    “沒你事現在。高大頭、豆子、包子、大明,你們是一組,負責開路,大明帶盾牌時候可以把下展扔掉,墊膝用上,死提著太累。”

    有二十多分鐘來邊武裝邊討論方案算是十分寬裕了。真正放在戰時緊急時刻,估計幾秒鐘都是奢侈。沈如松與趙良兩個班組,加起來二十二個人,站于大樓黃線前,只待一聲令下。

    無線電通訊暢通,陳軍士掐著表,在九時半整發出開始指令,在士官訓練班組踏入大樓的同時,警衛隊員也倏忽不見。

    “廢墟建筑作戰手冊第一條,時間充分時,利用各種探測設備查明情況后再進入。”

    沈如松默念著操典,不須他示意,小虎、鍋貼這兩個電子對抗兵扔出了探測球,這種綽號“龍貓”的小圓球是復興軍廣泛列裝的精密器械。雖然只有“飛虎”型號可以做到短距飛行,不過“龍貓”的兩條橫豎滾動球軸更適合譬如山洞、廢墟等狹窄地形,它的數十個針孔攝像頭能迅速向控制平板傳回必要信息。

    透過平板視頻窗口,沈如松看到探測球已找到了通向二樓的樓梯間并拍攝下了破損的樓層平面圖。一樓的三維掃描繪圖仍在制作,總體毫無異動之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