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偷梁換柱被識破-《三國之我的老祖是圣人》
第(1/3)頁
一連數日,自從上次家宴后,孔煜仿佛轉了性一般,再也沒有練習劍術,把自己都關在房間內認真抄寫書籍,府中再也不見雞飛狗跳的場景。
孔融今日也很是高興,看來自己的訓誡起到了作用,對孔煜這樣十分滿意,只是心中奇怪孔熠最近不見蹤影,喚來侍衛盤問,得知孔熠大早來看過孔煜后便出府前往莊園去尋張遼等人,雖不知為何,但也心中贊許,誰都愿意自己家的孩子文武雙全,讓孔熠多接觸一下軍隊總沒壞處,便不再多想,畢竟每日都有忙不完的政務要處理,哪有閑工夫總盯著自己家這倆娃,倒是應該讓他們繼續讀書才是,想起孔煜說起的那建學府的空地,心中不由一陣向往,現在秋收已畢而且離冬日還有一段時間,正是施工修建的好時機,急忙遣人去喚王修。
對于王修孔融也是很滿意,為人正直,飽讀詩書,有許多建設性意見,讓孔融用起來很舒心,決定把修建書院的任務交給王修。
孔煜的房間內,奮筆疾書的少年嘴里不斷埋怨。“唉!我為何會如此輕易的答應他,看來我還是貪了!該死的孔煜,今日回來定讓你多拿出一本棋譜來,如果你不答應,就別怪我告訴父親了!”邊埋怨邊想,屋中的少年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但看到還要抄襲的書籍即將完成才心中不由悲憤,大呼‘造孽啊!’
原來這個少年正是孔熠。那日被孔煜拉入房中,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洛陽皇宮巨變說到孔融到北海后的不易,什么莊園和軍隊都離不開他,他希望孔熠與他偷梁換柱,畢竟雙生兄弟從長相來說即使父母要不細看也很難分清,幫助他抄寫書籍,而他出去建設軍營。
起初孔熠是寧死不從,不管他說的如何天花亂墜也不好使。隨后只見孔煜拿出從黃承彥府中帶出的古籍,一卷棋譜、一卷兵書、一卷天工雜記,說是要送給孔熠、龐統、馬鈞三人做禮物,三人自然知道這不是能白拿的,龐統和馬鈞當即反水,成了勸說孔熠就范的主力軍,孔熠架不住這幾人來回勸說又加上自己也對那卷棋譜喜愛至極,就迷迷糊糊答應了,每日清晨與孔煜換裝孔煜逃出府邸,傍晚又再換回來。
孔熠心想抄書就抄書,反正也是小菜一碟,可孔煜一句話卻讓他倍感無奈,孔煜要他模仿自己的字跡以免被孔融發現。雖說孔熠自小與蔡邕學習,書法自然是沒得說,臨摹他人字跡也是修習的一部分功課,那都是模仿書法大家字跡每次都心曠神怡,可要模仿孔煜的字跡,孔熠心中就像吃了一萬只死蒼蠅一樣惡心,其實孔煜字跡并不難看但他心思不在此道之上,所以與孔熠都差的很遠,如何能讓孔熠臨摹的舒服,就像已經碩士畢業了突然有一天必須回到小學一年級“深造”,這種臨摹還極大的放慢了孔熠抄寫的速度,那種痛苦讓孔熠天天都會重復此刻的埋怨,門外的侍衛也是經常聽見‘造孽啊!’的喊聲,都以為是孔煜痛并快樂著,也就見怪不怪了。
此時的孔煜突然打了一個噴嚏,揉了揉鼻子,心說這幾日連連打噴嚏或許是天氣轉涼,自己勞累了受到風寒,便不做他想。
莊園之中正在熱火朝天的大興土木,孔煜正站在莊園最高處的一個山包上,從上往下俯視,這幾天他忽悠完孔熠后,他可真沒閑著,首先是解決大軍的住房問題,他和孔融帶回來5500多軍馬,高順也帶來1000多人,還有原來莊子里原有的被他從奴籍變成莊民的幾百人和張遼俘虜來的人,這近萬人需要衣食住行,雖說他提前得到這處莊園,軍隊也可按戰時扎營居住,可是那也不是長遠之計,畢竟行軍帳篷哪有房屋保暖,眼看就要到冬季了,原有設施根本不能滿足需求,急需擴建,而且更別提軍隊訓練的校場,他也是‘壓力山大’啊!
按道理說軍隊是專職的不會參與建設,東漢的徭役都是雇傭民工來完成,可孔融初到北海他們可不敢大興徭役,幸好孔煜和張遼等人在軍中威望較高,提出自力更生的口號,所有軍隊才會一同投入建設當中,而且也為孔煜省去了不少雇傭的錢財,當然他也不會虧待了軍隊,每日吃食都是盡量豐盛,反倒讓部隊都精壯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