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北海書院初計劃-《三國之我的老祖是圣人》
第(2/3)頁
王修在一旁看著這興奮的父子二人,不時潑了一盆冷水:“那如此說來,所需資金必不會少,府庫哪里有如此多的錢?”
孔融看向孔煜,心知他必有辦法。
孔煜卻是一愣,心說‘好名聲都讓你們得了,到了籌錢的時候又找我,我一出主意,不管成敗,又說我貪婪,然后懲罰我?這可不行!’連忙說道:“主意倒是有,只不過卻也不好說,父親需恕我無過,方才能說!”
“讓你說,你就說,哪來那么多廢話!”孔融怒道。
得到默許后的孔煜,這才緩緩張口:“要說財力也很簡單,前期建設雖然也需要花費不少,但都是小數(shù),府庫足以支付,后期擴建和維持運行的話學院自然可以從收益中獲取!”
“你剛說不管世族和寒門都會入學,天下那么多寒門子弟,學院如何能夠獲利!”王修不解的問道。
“可以將世族子弟和寒門子弟分開班級,寒門子弟住宿條件差一點無所謂,但世族可以住的好,還可以在吃、穿之上再有所區(qū)分,但教學必須一致,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寒門子弟的上進心,還可以‘勤工儉學’幫助學院出力,而世族子弟為了顯示優(yōu)越性甚至會出巨資來滿足他們的虛榮,這樣便可已富養(yǎng)貧!何樂而不為呢!”孔煜笑著說“我想如果父親真能邀請這些名師前來,那么那些世族大家必然會趨之若鶩,不管從名師之徒的名聲還是從真正的求學之心。”
孔融聽著孔煜的話眉頭漸漸皺起,似有理卻又與他心中道德底線相悖。
王修也細細琢磨孔煜所說,確實可行,這樣資金問題不僅解決,而且還能造福寒門子弟,他出身寒門對此確實極大的贊成,但瞧見孔融表情如此,如果不加以勸說,恐怕難以實現(xiàn)。當即說道:“國相,下官以為二公子所言極是,昔日圣人門徒3000,便有富足之人和清苦之人,富足之人自愿出資才得以維持教學,二公子此舉雖看似別出心裁,但卻是模仿先賢有教無類、教化萬民!”說完向孔煜眨眼一笑。
孔煜見他如此,心說王修這有文化的流氓就是不一般,坑人都能拿出典故,而且搬出的還是自己老祖宗。
孔融聽見王修的話,表情便也放松,默默的點頭。
孔煜見狀,接著把現(xiàn)代教學基本模式拿出,但也不那么細致,說道:“我認為教學不僅要分成這窮富兩班,更應按照入學年齡和入學前學識,6-12歲為開蒙教授課程以識字和基礎禮儀道德為主,13歲后按照所學程度和愛好再進行分院專精學習,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在軍隊和各縣府同時開展識字掃盲班,讓治下更多的人能識字,軍隊所有士兵也能對上級命令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