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實話-《德云小師爺》
第(2/3)頁
基本功的扎實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鬼才!
郭德剛由衷的送上倆個字評價。
雖然他自己有意識的練一練,也能達到這效果,但光這個主意,便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來的。
太機靈了!
不時,郭德剛腦海里飄過自己徒弟孔蕓龍的身影。
因為他也以貫口見長,甚至年紀都相仿,在小輩中號稱“貫口小王子”。
兩者一對比,唉,算了,懶得說。
啥也不是!
郭德剛越琢磨越有味,心中歡喜。
這是寶兒!
外有輩分幫忙照拂,內有手藝可以鎮場,人還年輕,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三人相跟,臨登門口,主持人一攔,轉身開始第四次返場。
不過,這次折回來的,不止他們,還有后臺所有的參演演員。
瞧著這架勢,老觀眾便知道,今晚的演出到頭了。
眾人橫站一排,擁著最前面的郭德剛和于慊,如眾星捧月。
風頭該出時得出,該收時也得懂的收。
胡炎很自然的縮在了人后,靜靜地聽郭德剛唱《大實話》……殘本。
“說天親,天可不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
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人。
說地親,地也不算親,地長萬物似黃金。
爭名奪利有多少載,看罷新墳看舊墳。
……”
好詞,好曲,好嗓音,好感情。
胡炎搖頭晃惱,聽得有滋有味。
《大實話》,是由德蕓社三大創始人之一,張紋順張老先生生前創作的小曲兒。
老頭兒一生的經歷很有意思。
他原是燕京大柵欄金店張家的少爺,算得上是大戶人家出身。
可福沒享幾年,等他漸漸長大,家道卻中落了。
接著是求學,考上了師專。
那個年代,師專可是不容易考上的。
但他又不安分,因為太愛相聲,竟然棄學從藝,進了曲藝學員班。
從人人尊敬的老師,投到藝人行當,說難聽點,下九流。
破天荒。
讓人大跌眼鏡!
當藝人就當藝人吧,他勤奮用功,學得好,說得也好,好歹給自己找了一個鐵飯碗。
鐵飯碗,就是金飯碗,人人都看得比天還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