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一個壯勞力,連一頓飯都吃不上。 父母眼中吃不上飯的姐弟倆正變著花樣吃便涼州呢,為了能多吃些。兩人是一點也沒閑著,吃飽了干體力活消食,餓了就繼續吃,做到了一天五頓,頓頓都吃出新花樣。 沈小棠帶著沈天賜參觀了沙漠的綠洲計劃,大片的沙漠上鋪著無數巨大的綠色葉子,用以降低沙漠的太陽溫度,增加地面的水分。 七年的時間里,頭三年治理的沙漠如今種上了莊稼,綿延數十里,這里有運往各地的沙瓜,又沙又甜,是附近州府和縣城的心頭好。 每天都有來拉瓜的小販,眼瞅西瓜要過季了,收割過莊稼的地里灑滿了草籽,一場雨過后便能長起無數雜草來,秋天在燒成草木灰回補田里。 中期治理的地界依舊不見黃沙,后期在攻克的還是荒漠,正在引水灌溉,一點點的從沙漠之中搶回綠洲。 如今涼州沒什么乞丐了,周圍幾個大的州府也沒有了,乞丐都被收編去治沙了,起初是管頓飯,后來就有了房屋,有了田地,有了家人,徹底擺脫了流落街頭的宿命。 當初治沙搭建的臨時住宿,隨著治沙的往前推移沒有人住,最后被先富起來的人買下居住,漸漸成了村子。 當荒漠改善的差不多,沈小棠也借用自己的能用,搬了無數根系剩的大樹在村莊和沙漠之間建立的防護林,防止搶會的沙漠再次成為沙漠。 入京這樣的防護林已有二十里,這樣大小不一的村子也有幾十個,人們還在拼命的往前推進。 當沈小棠指著遍地莊稼綠洲的小村落跟沈天賜說,這里七年前還是一片荒漠的時候,他都是震驚的。 這里看著一點也不像荒漠,除了沒有山之外,和他們村也沒差啥,甚至比他們村還郁郁蔥蔥呢。 道旁種著樹木,即便是田地周圍也種滿了胳膊粗細的小樹苗,黃草洼下面有幾個主要負責種樹田的村子,那些樹都在治沙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沈天賜這一天感慨萬千,總覺得書里說的都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實踐更為重要,他心中大受震撼。 “我之前還聽同窗抱怨,家里種樹來錢慢,為此頗有為此,真應該將那些人帶來瞧一瞧眼前的景象,或許見過了眼前的壯舉,他們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多么有意義了。” 沈小棠覺得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少管為是,孩子抱怨之事他也沒當回事。之事帶著弟弟繼續往腹地深入,一直到了治荒的第一線。 沈天賜看到茫茫大漠,那種蒼涼的情緒難以言表,又瞧見被枯綠樹葉遮蔽的沙漠,本著不懂就要問的態度。 “姐姐,那片為什么要被遮住?” “那是明年要被治理的沙漠,這些沙漠要被遮蓋一年之久,盡可能的降低沙漠水分蒸發。” 沈天賜撩起樹葉一腳,樹葉厚厚的好幾層,最下面的濕潤著,沙地也沒有那么干硬,原來每個月都有人往上鋪這種巨大的樹葉。 他跟著姐姐給沙地的小樹澆水,他瞧見春天種下的小樹苗,周圍已經生出綠色的雜草,而最近種下的樹木還是黃沙。 他看見那些啥的黑黑的治沙人,心中感慨萬千,他是知道那些村人種田已經致富,而這些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沙漠上安靜,不免唏噓。 沈小棠見他為他們的生計發愁,好笑極了。 “傻小子,你擔心的這些我們早就想過了。” 新治理出的荒地不能賺錢不說,還得投入大批資金和樹苗,靠人力改河道引水是個很勞民傷財的事,基于前幾年的摸爬滾打,如今自成一套雙贏的體系。 國家鼓勵,開出的荒地免三年稅收,開出的沙漠可是免整整十年的賦稅。在此處治沙可以大大減少沙漠入黃河,隨著沙漠范圍的縮小,本該去年再次決堤的黃河竟然沒決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