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三位皇帝的戰爭-《我是王富貴》
第(2/3)頁
遷都應天,擺脫朱厚熜的陰影,朱載基是真的要大干一場了!
“這小子是有點魄力!”
王岳抱著胳膊,微微含笑。
對于眼下的大明來說,只要不出大問題,走向強盛富裕,是沒有問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相反,盛極而衰的教訓,不勝枚舉。
任何一個大帝國都有這個毛病,但外部壓力消失之后,內部的利益集團就會迅速崛起,侵吞一切利益,魏晉的世家,關隴門閥,無不如是,他們會搶走百姓手里的最后一顆白菜……
畢竟沒有外敵的威脅,他們才不需要向窮人妥協。
能暫緩這個趨勢的辦法不多,通常的經驗就是對外用兵,拿海外的利益,來喂養國內貪婪的資本。
朱載基這小子要更聰明一點,他針鋒相對,采取了兩手策略。
第一呢,朱載基大量向海外派遣官員……這里面有歐陽必進這種被彈劾的,也有很多得到鼓勵,自己出海的。不光是官員,還有許許多多學者,凡是大明覺得多余的,全都往外面送。
趕走這些人,就像是給系統定期清理垃圾一般,也免得他們互相勾結,形成頑固的利益集團。
說來也諷刺,這些“垃圾”在別人的眼睛里,可是十足的寶貝,比如……俺答!
沒錯,就是稱雄印度的俺答汗。
同波斯講和之后,俺答指揮多達二十萬騎兵,殺回了印度,很快他清除了莫臥兒帝國的痕跡,建立起自己的統治秩序。
這個統治秩序也非常簡單,就是拿南邊的印度人去統治北邊的印度人,拿東邊的印度人去牽制西邊的印度人。
當然了,不管怎么折騰,這些印度人的上層,都是一批來自東方的文官,而這批文官又服務于俺答。
這樣一來,印度就變成了一個養殖場,廠長就是俺答,東方的文官就成了員工,至于下面的牲畜,按照牛馬豬羊來區分,只要沒法聯合起來,俺答就能高枕無憂。
當然作為一個頗有志向的人物,俺答也清楚光靠著文官控制印度,還是會有風險,他需要一支能夠戰斗的軍隊。
為此俺答從自己的部下當中,精挑細選,組織了一支多達十萬人的親軍。
可不幸的是,這一支人馬在鎮壓孟加拉的起義中,遭到了慘重的損失,酷熱的氣候,加上肆虐的瘟疫,直接帶走了兩萬多人的生命。
俺答遭受了空前重創,弄得他幾乎以為自己要滾出印度了。
千鈞一發的關頭,楊慎再度挺身而出,給俺答出了個主意。
蒙古騎兵已經衰落了不少,加上不熟悉印度的情況,完全依賴他們是不可靠的。
建立軍校,從蒙古人當中,挑選少量精英,作為軍官,然后招募印度當地人作為戰士,比如錫克人,比如廓爾喀人……
這一招立竿見影,俺答迅速組建起五萬人的軍隊,輕松平定了叛亂,坐穩了印度皇帝的寶座。
“先生,如果長此下去,沒有什么戰亂,我擔心這些士兵又會荒廢掉,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見嗎?”
楊慎呵呵一笑,“高見談不上,陛下,如果想給他們找點事情,卻是不難。現在嘉靖皇帝還有太師王岳都在埃及,陛下大可以提供兵馬人員,換取貿易支持,穩固汗王的根基。”
俺答吸了口氣,“楊先生,真沒有想到,你還是忠于大明啊!”
楊慎并不否認,微微一笑,“說到底我還是大明的人,不過陛下不妨考慮一下,嘉靖皇帝遠赴海外,非洲大陸可是數倍于印度,他們只手遮天,怕是也控制不住。從大明移民,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陛下能夠給他們提供士兵,提供人員,甚至提供財力物力……幫著他們掌控這些地方,又會是怎么樣的結果?”
“這個……”俺答陷入了沉思。
楊慎繼續道:“陛下用大明士人管理天竺,那嘉靖皇帝會不會用印度官員,去管理非洲?”
話說到這里,俺答突然渾身一震,茅塞頓開啊!
對啊,拿天竺的人力和物力去給大明提供幫助,雖然他很討厭王岳,恨不得千刀萬剮了他。但現在他可是天竺之主啊,該站在皇帝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大明把自己不要的垃圾送到了天竺,他為什么不能把天竺里面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送出去呢?
這里面的好處至少有三點,其一,當然是消除隱患,讓他更好掌控印度。
其二,能把人馬派出去,在外面練兵,保持戰斗力,以備不時之需。
其三,他幫了大明,雙方糾纏在一起,也就不用擔心大明出爾反爾,會扶持別人,掀翻他這個天竺皇帝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