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37年7月7日,日軍的軍事演習進入愈演愈烈的態勢!再次越過橋體的那一刻,正式向我軍陣地開槍。 也在這一刻全面抗日戰爭爆發。 這是日軍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這一日也是我國軍民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日軍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在舉行演習時一名士兵詭異失蹤!要求中國守軍放行,領軍向宛平縣城搜查。 不是傻子都看的出來,日軍就是找個由頭要打你!我軍駐軍當然不會答應。 日軍就開始發起進攻,29軍37師219軍奮起還擊,作出頑強的抵抗。 日軍以炮火掩護步兵進攻,打的我軍是措手不及!次日日軍的侵略戰爭綿延到豐臺一線。 新3團被師長下令抵抗日軍的進攻,戰斗連續打了三天日軍未前進一步。 這三天里日軍斷斷續續的開炮,斷斷續續的進攻!在新3團頑強的抵抗下傷亡巨大。 但日軍并沒有撤退,而是調集了更多的兵力圍困宛平城,豐臺城,兵鋒直逼北平。 7月9日、蔣政府代表與日軍第一次達成停戰協議,然而日軍并沒有退兵。 次日日軍再次炮擊后開始進攻,戰斗又持續了兩天的時間!日軍在付出再一次的慘痛代價后,在11日再次答應和談。 然而日軍卻在悄悄的季節兵力,進行大規模的增兵。 日軍一遍談判一遍繼續發起侵略戰爭,直到19日遲遲沒有與預料的一樣一舉拿下北平城,再次同樣談判。 如此蔣政府冀、察當局在拿到與日軍東北駐屯兵第三次談判停火協議后,日軍次日再次發起了進攻。 這才發現被日軍給戲耍了,談判協議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 到7月25日,日軍已經集結了6萬余兵力,被蒙蔽、相信日軍能停戰的冀、察當局,遲緩了29軍布兵應戰的準備,錯失了戰機。 日軍又在當日與次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以及廣安門事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