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紀伯常請幾人入座,看著突然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舅舅和兩位表妹,心中思緒萬千,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寧中正顯然也知道這點,猶豫一番后嘆了口氣的問道:“伯常,你娘親可有墳冢在世?” “沒有。” 紀伯常搖搖頭,說道:“父母在外遭遇不測,故去時我才只有八歲,后遷移至孤城生活,舉目無親,只在家中立了靈牌,并未立墳冢。” 說罷,他從儲物袋中翻出兩塊刻有‘父:紀平昌’、‘母:寧嬋’字樣的靈牌。 許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的緣故,靈牌上的漆面已經掉了些許,滿是歲月的痕跡。 “……” 寧中正接靈牌時手都有些輕微顫栗,虎目含淚的哀嘆道:“伯常,這些年苦了你了,苦了你了。” “舅舅無需多慮…” 紀伯常不以為意的笑道:“我自幼早慧,加之父母留的些許家資,在孤城成活倒也沒吃什么苦。” “那就好,那就好。” 寧中正笑著點點頭,隨即似是想到了什么,問道:“冒昧的問一下,伱父親性格如何?” “性格?” 紀伯常聞言不禁有些失神… 許是兒時的記憶都有些模糊了,他沉吟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印象中的父親很普通,但很愛我娘。家中大小事務都得聽我娘的,他老實巴交的……嗯…還有點懼內。” “呵呵呵呵~” 寧中正聞言不由失笑,也不知是笑自己那妹夫普通,還是笑自己那妹妹過的并不算差。 “其實我有一事不解…” 紀伯常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我娘既出自南域寧家,為何會在西南域這片定居?” “此事說來話長,怪你外公,也怪我。” 寧中正似是早就猜到他有此問,嘆了口氣的解釋道:“寧家的傳承極為久遠,原本也曾風光過。 但修行界歲月變遷,修行之法推陳出新,猶如大浪淘沙,將一些不懂變通、不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或家族淘汰。 而寧家便是被淘汰的家族之一。 祖輩食古不化、固步自封,沉溺在以往的風光中不愿變通; 后輩中有眼光的看不到出路,或是改換門庭,或是出去自尋他路,導致寧家一代不如一代。 而你外公自幼便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資,被祖輩認定是寧家復興的扛鼎之人,自幼便接受那些族老的教育。 但你外公并非食古不化之人,相反,他深知寧家之弊,但因為族中權利都在那些族老手中,他也只能韜光養晦,以待天時。 你外公為了剜掉寧家的毒瘤,韜光養晦多年,便是我這當兒子的都不知情,你娘親當時還小,更不知此事。 而你娘親年紀雖小,卻是個革新派。 你外公也深知此事,便讓我看著你娘親,其用意無非是怕你娘親不知所謂的打亂他計劃。 因為我當時修為破境在即,加之多年相安無事,我也懈怠了此事,與你娘親交代一番便去閉關了。 彼時,你娘親只有十多歲。 許是她覺得你外公當時已經是寧家家主了,而她又是家中的小公主,深得寵愛,你外公定會支持她的想法。 于是就趁我閉關之際,跑去家族交接權利的大會上,當著一眾族老和你外公的面,針砭時弊,痛斥寧家的一些人和事。 你外公韜光養晦多年,眼見事成在即,被你娘親這一攪合,自是勃然大怒,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打了你娘。 而你娘親本就是個倔脾氣,此番不僅沒能如愿,還被親生父親叱罵的體無完膚,甚至遭了打,彼時心中的委屈也只有她自己能明白。 許是你娘親對寧家絕望了吧,事后留下一封書信便離家出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