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破解-《仙子請留步》
第(2/3)頁
云小邪一愣,腦海中隨即浮現出韓雪梅的音容笑貌,似乎數十年來所有的記憶再度回來了。
他強笑了一下,道:“原來你們也聽說這事兒了。”
妙真師太道:“此事早已哄傳天下,雖然我們七步庵位于大山深處,但怎么說也是一個正道小派,自然是聽說此事了。”
站在石佛前發呆的李鐵蘭,將身后兩人的對話都聽在耳中,身子微微動了一下,似乎想要說什么,但最后,終究是沒有開口說一個字。
坐在石頭上的云小邪,道:“妙真師姐,下個月你們七步庵會去昆侖山么?”
妙真微微搖頭,道:“我也說不好,師父與師叔都沒有發話,也不知道她們兩位老人家心中所想,不過我想師父應該會去的吧。畢竟這乃是天下正道大會,上次我聽師父說,這一次正道千年罕見的盛會,不是表面上這么簡單,天下正道修真,甚至連魔教修真者都有可能參與其中,七步庵又是數千年的古剎。雖然已經沒落,但在修真界還是有點地位的。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接到了昆侖派的請柬了。”
云小邪微微點頭,心中又開始為韓雪梅師姐擔憂起來。
如今已經是十一月下旬,距離下個月的正道昆侖大會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在五臺山被耽擱,現在只想早早完結五臺山之事,趕回峨眉山,以免錯過了昆侖大會。
和妙真師太隨意聊了幾句,已經到了下午。妙真起身道:“時間不早了,我要趕回庵中做晚課,你們是跟我一起回去,還是等天黑了自己回去呀。”
云小邪看了一眼依舊默默站在石佛前發呆的李鐵蘭,心想,那七步庵簡陋的很,還不如‘露’宿荒野呢。加之看眼下情形,李鐵蘭似乎還對這尊石佛有興趣。
便道:“妙真師姐,我和鐵蘭先留在這里,如果真的找不到斷塵峰,到時我再去七步庵拜會。”
妙真師太點點頭,道:“那你們自己小心一些。這五臺山中有不少道行頗高的妖獸,我先回去了。”
妙真師太和李鐵蘭、云小邪二人告辭,然后化為一道金光長虹,朝著錦繡峰的方向御空飛去。
她離開之后,絕情峰山腰廢棄小廟前,只剩下了云小邪和李鐵蘭二人。
云小邪拍拍屁股上的塵土,走到李鐵蘭身邊。順著李鐵蘭的目光看了一眼面前的石佛與石佛下面石臺上刻著的那半句詩。
心中好奇道:“鐵蘭,關于樊少輕水的事兒,連我這個自小在蜀山長大的人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呀?”
李鐵蘭沉默了一下,道:“我也是很多年前聽人說起過的。這件事對蜀山的聲譽有極大影響,向來蜀山歷代祖師便將此事給壓了下去,所以,大部分的蜀山年輕弟子,是不知道有樊少輕水這個人的。”
云小邪興趣大濃,道:“你和我說說唄,說說這位蜀山前輩四百年前的故事。”
李鐵蘭輕輕搖頭,道:“至于詳細內情,我也不太清楚,只是聽說樊少輕水前輩,自幼在蜀山長大,活潑好動,十六歲便依劍行走天下,可是,在她二十四歲那年,忽然叛出蜀山,來了這五臺山削發為尼,有人說她是為情所傷,有人說她是看破紅塵,也有人說,她愛上了五臺山的一位僧人,卻無法在一起,所以來此出家。至于哪一個才是最接近當年真相的,我想除了她本人之外,外人根本就無法知道。”
云小邪聽著李鐵蘭的話,心中微微一驚,更多的疑問開始充斥腦海。
待還要詢問李鐵蘭,不料李鐵蘭忽然跪在了破舊廟‘門’前,對著那尊石佛,深深的跪了下去。
云小邪嚇了一跳,道:“你干什么?”
李鐵蘭道:“佛前一叩三千年,我在想,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讓人對著這尊石佛頂禮膜拜。”
云小邪呵呵一笑,道:“你好傻呀,怎么可能呢?這地方我都查過了,沒什么機關?”
李鐵蘭固執的搖頭,道:“進廟燒香,遇佛朝拜,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多拜拜也沒什么壞事。”
云小邪笑嘻嘻的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那滿天豈不都是諸天神佛?這種騙小孩子的話你也信?”
李鐵蘭不理他,雙手合十,恭敬而虔誠的跪在石佛面前,心中祈禱著自己的身體早日康復,給云小邪生下一男半‘女’,為云家傳承香火。
云小邪說道:“你不會真的叩拜三千年吧?”
李鐵蘭依舊不理他。
云小邪見李鐵蘭不說話了,大感無聊,又走到一邊那個石頭處坐下。
金‘色’的夕陽,將西方的天際染的金黃而輝煌。
在夕陽金光之下,那尊石佛似乎也金光閃閃,仿佛沐浴著一層淡淡的金‘色’佛光。
晚秋,冬臨。世間‘花’草凋零。位于中原西北部的五臺山更盛。
入眼望去,腳下山脈荒涼一片,難見綠‘色’。
李鐵蘭在心中祈禱完畢,深深的對著這尊石佛叩頭行禮。
一下,兩下,三下……
當她叩了第七個頭時。似乎發現什么,眼中劃過一絲異‘色’,隨即張望一下,卻無任何異常。
剛才腦海中,仿佛看到了一尊巨大無比的金‘色’巨佛在自己的前,可是當她抬起頭時,那尊巨佛又消失不見了。
她慢慢的閉上了眼睛。清空腦海內所有的雜念,然后。她再度睜開眼眸。
明亮如秋水般的眼瞳中,倒映著一尊金光燦爛的佛祖神像!
在她的面前群山,在這夕陽光影的作用下,無數高地起伏的山脈仿佛的多個空間重疊一般,從她跪著的這個角度看去,竟經常了一個躺在地上的巨大無比的大佛。
“原來秘密在此!”
李鐵蘭心中一動,仔細看去,見那尊由山脈組成的巨佛,就像是原本矗立在天地間。隨著歲月流失而傾倒一般,但所有的輪廓,在金‘色’的光影的照耀下,面容慈祥和藹,單手立于‘胸’前,另一只手做拈‘花’狀,清晰無比。
高三千六百丈。寬五百六十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