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人西辭太廟巷,少年才出臨安,便再入臨安-《從歲月道果開始成圣》


    第(1/3)頁

    臨安城的晨曦,一如既往的美好,微云蕩漾在高空,暖陽傾灑人間,空氣不燥,長街煙火氣交織。

    躺在搖椅上,靜看清波街上的人來人往,小巷中居民家的孩子,歡聲笑語的結伴玩耍,奔走在暮春的空氣中,晶瑩漆黑的眼中帶著對陌生事物的好奇與向往,充斥著初升生命的朝氣與蓬勃。

    往往見得如此畫面,便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曾經年輕時候的肆意與自由。

    趙黃庭作為大趙的老皇叔,活了漫長的歲月,他的前半生很是風光與風流,繼承了趙家太祖的修行天賦,年輕時耀眼如明珠。

    他有著俠者的心腸,并未因為皇族的身份,而沉浸于驕奢,他改名換姓,行走江湖,人間大地,俱是踏足。

    他去過元蒙帝國發源的遼闊草原,去過大理國看那星辰遍布的夜空,也曾去西梁,見到了人間的大惡,憤憤不平間,便拔劍殺了個血流成河。

    他爬過云錦山,見過蓮池中的紫氣金蓮。

    他拜訪過青城山的真武觀,于觀中挑戰道門道子。

    他在滄浪江上擺渡,他在劍池湖中鑄劍。

    他亦是踏足過鯤鵬山,與千年大妖論劍話談。

    可以說,前半生的輝煌,鑄就在了趙黃庭快意恩仇的劍修脾性,可他終究是趙氏皇族的人,當大趙在趙天衍一令之下,選擇南遷。

    趙黃庭在南遷一戰中,與元蒙皇帝對拼三劍,那一戰,元蒙皇帝的強大,深深的鐫刻在了趙黃庭的心中。

    他一方面因為元蒙皇帝的強大,另一方面又因為大趙南遷而產生的不甘在心頭交織涌動,讓他在太廟沉淪蹉跎了太過漫長的歲月。

    想要破九境,踏足十境,可興許是因為心境上的缺失,也因為如今天地破十境的難度越來越大,他在太廟中,一直到壽元大限,仍舊是未能破境。

    雖然心有遺憾,但是,趙黃庭如今卻看的很開。

    他早已經不再因為這些事而波動心緒。

    在生命的最后,他覺得他過的很精彩。

    見識到了安樂這樣的天驕,也曾北上挑戰元蒙皇帝,搏一場爽利。

    甚至,他本該在那一戰中死去,可最終,他不僅僅沒有死,甚至還從北地而歸,回到了臨安府中,能夠得以在太廟中,得紅顏知己陪伴,度過生命的最后。

    對他而言,這一切都足夠滿足了。

    眉心的紫氣金蓮開始愈發的暗澹,趙黃庭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這一次,將真正的死去,而且是以凡人的方式壽元走到最后枯竭。

    但是他卻看的很開。

    蘇幕遮在他的身邊,攥著那本已經揉成一團的書籍,抿著嘴,面容上的悲戚,難以遮掩,哪怕她想要讓趙黃庭看到她樂觀的態度,可是做不到。

    趙黃庭攥著她的手,眸子中帶著繼續溫柔:“不用太過悲傷,人生臨世間,便是開始一段旅程,這段旅程中我風流過,也爽利過,如今旅程到盡頭,順其自然,不留遺憾,我趙黃庭這一輩子已經足夠了。”

    “幕遮,聽好我的話,你作為劍池宮的宮主,還是很有希望踏足到十境,你有這份運數,我走以后,你要護著安樂,這小子惹事的能力超絕,你在護佑他的同時,也定能尋得踏足十境的機緣。”

    趙黃庭聲音溫柔,對于這個在生命的盡頭依舊陪伴著他的女子,趙黃庭感覺自己很幸運。

    “我知道,安樂是老師看重的人,整個劍池宮都押注在他的身上,我自然會全力的幫助安樂,他的天賦已經顯而易見了,如今更是成為第七山的山主,未來不可限量,你放心吧,不用太過憂愁他。”

    蘇幕遮說道,面對趙黃庭的碎碎念,眼睛不由的朦朧,哪怕已經是數百歲的人了,但是她依舊承受不了這份別離。

    眼眶中打轉的淚滴,不由的掉落,砸在了趙黃庭攥著她手掌的手背上,迸的支離破碎。

    一滴接著一滴,圈圈暈染。

    趙黃庭抬起手,拭去了女子臉頰畔的淚。

    “你都已經是一宮之主了,怎么還這么喜歡落淚,當初行走江湖,我記得你受了傷,便是不停的落淚,哼哼唧唧,吵人不已。”

    趙黃庭笑著說道。

    蘇幕遮回想起曾經愛哭的自己,那時候她還不是錦官城中人人敬仰的女子劍仙,她只是一位尋常的入了江湖的青澀少女,人都沒殺過,怕痛很正常吧?

    趙黃庭面容上漸漸的浮現出一抹疲憊:“我走后,不用告知安樂,他若得知,定然會入臨安,如今的臨安,他若踏足很危險。”

    “他雖然成為了第七山山主,可又暴露了扛鼎者身份,趙天衍肯定不會放過殺死他的機會。”

    “事實上,李幼安很早就與我說過,安樂或許會是改變中土命運的人,他在扶松山上絕壁中,取得了圣師留在人間的未來劍氣,他曾見過未來,他便有改變未來的能力。”

    “這興許是李幼安愿意在對大趙失望與悲憤的情況下,一舉將飛虎軍的虎符送來與安樂,而安樂……也早就有這份心。”

    “所以,他如今的身份,一旦入臨安,趙天衍肯定不會有半點留手。”

    趙黃庭輕聲說,這也是他不愿意安樂來送別的一個原因。

    同樣也是第七山移山,可他不愿去送安樂的原因,他如今的狀態,安樂一見,便能知曉時日無多,會入臨安送他最后一程。

    趙黃庭不愿讓安樂置身于如此的危險中。

    蘇幕遮點了點頭,她懂得趙黃庭的心思。

    “至于大趙,走到了該覆滅的時候就覆滅,這是天下定數,你不用過多的干擾,你只需要跟著安樂的腳步走,突破到十境便可。”

    “我未達成的念想,幕遮,你幫我。”

    蘇幕遮的眼淚止不住的流,同樣不住的點頭。

    “我會的,我懂。”

    趙黃庭疲憊的面容上,頓時浮現出了一抹笑,笑容很燦爛,很陽光,沐浴在初升的朝陽下,仿佛暖洋洋的火爐在溫暖著他的身心。

    “這樣也挺好……不用看到大趙的覆滅,不用因此而左右為難。”

    “挺好。”

    趙黃庭緩緩閉上了眼睛,輕輕拍打著蘇幕遮的手背。

    慢慢的,動作止住。

    他的面頰沐浴在朝陽之中,臉上的微笑定格在了時光之下。

    仿佛沐浴著晨光,進行著一場熟睡。

    蘇幕遮不再哭泣,面容恢復了冷峻,她抽出了手掌,將羊毛毯往老人身上拉了拉,隨后俯下身,在老人的額頭上輕輕親吻了一口。

    臨安府外。

    爛柯寺的鐘聲響起,悠悠揚揚。

    清波街的盡頭,一位身披袈裟的爛柯寺僧人,與林四爺并肩而行,緩緩走來。

    二人來到了太廟前。

    蘇幕遮緩緩起身,微微欠身。

    林四爺未曾踏足,蘇幕遮走出了太廟。

    僧人雙掌合十。

    不一會兒。

    太廟中,經文頌念聲響起。

    經名往生。

    ……

    ……

    臨安城今日本無雨,可半日時間突兀天上陰云密布,便有雨珠淅淅瀝瀝的灑落人間,每一滴雨中似乎都蘊含著幾許悲傷。

    文院。

    雨打芭蕉,發出了陣陣悶響。

    二夫子龐紀盤坐在茅屋下,正在閱讀著書文,忽然他放下了手中的書籍,聆聽著那縈繞在蒙蒙細雨中的往生經之聲,龐紀愣了一下,蒼老的面容上,突兀的就更加的蒼老。

    “一個時代落幕的開端,慢慢的開始了。”

    “太多人會死去,太多人不想死去,都想要爭渡,求一場機緣。”

    “趙黃庭死去,開端簾幕的拉開,恰逢驪山始皇陵墓的開啟……一場腥風血雨,將至。”

    龐紀輕輕吐出一口氣,蒼老的面容上,眼簾低垂。

    他與趙黃庭不算很對付,遠不如三夫子王半山與趙黃庭的關系要好上些。

    但是,在這一刻,龐紀依舊是起身,行至門庭之下,望著雨打的芭蕉,儒衫在風雨中飛揚。

    以書生姿態抱拳作揖。

    “走好。”

    ……

    秦相府。

    秦離士能夠忽而感受到大趙的氣運似乎在這一刻,坍塌了一大塊,仿佛根基被動蕩了似的。

    這讓他有些疑惑,難道是……第七山的移山,居然會帶動大趙的氣運,出現如此動蕩?

    一瞬而已,像是缺陷了大塊。

    秦離士望著臨安城上空,鳥鳥暮云之中飄蕩下來的裹挾絲絲涼意的雨滴,心頭微微一顫。

    往生經的頌念,從長街之上飄來。

    秦離士怔住,似乎明白了大趙皇朝的國運為何會突然崩塌一大塊了。

    老皇叔,去了。

    大趙皇族從趙太祖未能突破壽元大限,隕落之后,到趙天衍繼位,后代之中,優秀之輩屈指可數,趙黃庭這位老皇叔算是趙氏皇族中驚才絕艷之輩。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趙天衍寄予厚切的期望,期望能夠破入十境,成為大趙的頂梁柱,能夠讓大趙緩解很大一口氣。

    大趙境內并非沒有十境,像是天師府、劍池宮乃至真武觀,其實都屬于大趙皇朝內的修行勢力,可是這些十境強者,趙天衍并無調遣的機會,若是曾經的趙太祖可以,可當趙天衍選擇將偌大的大趙南遷之后開始……

    就失去了對這些十境強者調度的資格。

    劍池宮自是不必說,那老劍圣甚至面都不出,根本看不上眼。

    真武觀的觀主態度模棱兩可,天師府的老天師倒是最有可能相助大趙的,不過,天師府所圖甚大,欲要成為大趙的國教。

    可若是天師府成為了國教,那真武觀的觀主可能就不同意了,因此趙天衍一直在拉扯。

    只不過,如今天師府也放棄了大趙,這使得趙天衍心頭很是郁悶與憤怒。

    他當然知道拉扯失敗的緣由,都是因為安樂這變數。

    二皇子趙沛被安樂斬殺于臨安城外,等于是大趙與天師府緊密聯系的紐帶被斬去,再加上趙天衍甚至覬覦千年紫氣金蓮,使得天師府直接翻臉了。

    因此,趙天衍曾經有段時間很期望老皇叔能踏足十境,可惜,大趙皇族如此驚才絕艷之輩,依舊未能踏出那改變命運的一步。

    秦離士望著窗外的雨,他坐在椅子上,靜觀了許久。

    隨后起身,朝著皇城方向走去。

    他相信,趙家天子應該也能感應到趙黃庭的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