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選址-《影視先鋒》
第(3/3)頁
艾迪開著車,一邊向唐人街而去,一邊抱怨道:“就是太吵了,尤其是中午的高峰期,你的耳朵簡直不能安靜下來,哪怕坐在包廂里,也能聽到其他包廂的吵鬧聲,難道他們的耳朵不好用嗎?”
“可能有值得喜悅的事!”
林耀對此不好表態,因為他也曾困擾過,為什么有人吃飯時要大聲說話,好似聲小了別人聽不到一樣。
卻不知,正因為有人大聲說話,其他人才會同樣大聲,將餐廳攪得不得安寧。
當然,這一現象,隨著新生代的到來正在改變。
只可惜,固有印象不是一天兩天能轉變過來的,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一百年,培養一個暴發戶只需要一天。
唐國正在升華,80后,90后,10后當家做主之后,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沒有人會否定這一點。
它只是需要時間。
“看,這是自由城最悠久的餐館,它足有140年歷史!”
片刻后,汽車停在了一間中式酒樓面前。
林耀抬頭看去,三層高的木質酒樓,給人一種古樸大氣之感。
再看看招牌:常回家,常家私房菜館!
名字起的有點意思,家這個字帶有不同的分量,這間酒樓有140年歷史,名字也是祖上傳承下來的吧。
林耀看著招牌,眼前浮現出十八世紀,無數華工被當做豬仔裝上船,漂洋過海的那一幕。
顯然,常家的祖先也是這樣,他好運的過了海,熬過了對華工的摧殘,帶著賺來的一點錢,在自由城中開起了自己的餐館。
當年,或許餐館還沒這么豪華,只是個小店面,甚至店面都沒有,就是一張桌子,幾條長凳,一個笑瞇瞇的白發老師傅,帶著一家老小忙前忙后。
那應該是1880年前后,華夏最悲慘,最無助的時候。
常家人,能在這里開起屬于自己的飯館,在當時,在華工中,他應該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大人物了吧?
聽史落淚,觀史傷心。
唐國,曾經的萬國來朝之國,五千年的王者號,真沒有不崛起的理由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