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反正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樂意,各種冠冕堂皇的話都說了,可唯一沒說的就是他們不想讓崇禎入江南破壞他們已經劃分好的利益。 江南那是皇帝的江南嗎?不是,那是東林黨,文官集團的江南。 在那里他們的利益已經非常固定了,可是空降一個皇帝過去,而且還是崇禎這樣的強勢皇帝,你讓江南這些利益集團怎么辦,利益沒法分配了啊。 所以堅決不能讓崇禎來,而且他們心里還有小算盤,大明不是要亡國了嗎? 不要緊,亡國了,崇禎你就死在BJ,我們在江南擁立一個符合我們利益集團訴求的小皇帝就好了嗎,這樣我們的利益可以得到空前的滿足,而且沒有崇禎在腦袋上指手畫腳多好。 但是如果崇禎真是鐵了心的要遷都江南,其實這些文武大臣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在明朝,就算是現在明末了,皇帝對大臣們的生殺予奪還是有決定權的。 我崇禎就是不要臉了,就是要南逃,你們能把我怎么著,你們再不愿意,捏著鼻子也得給我忍了,可是崇禎不是個不要臉的人啊! 相反崇禎就是太要臉,太在乎名聲了,而為了名聲他甚至可以放棄生命,所以大臣們抓準了這個死穴,一個勁的在朝中宣揚遷都就是不孝,就對不起列祖列宗,就是亡國之君,反正這話怎么惡心怎么說,玩的就是一個道德綁架! 崇禎你不想中興大明嗎?跑到江南偏安一隅咋復興? 崇禎你不是怕對不起列祖列宗嗎?你敢遷都就不怕死后被朱元璋,朱棣吊起來打嗎? 還有大臣給崇禎灌迷魂湯,陛下,情況沒你想的那么遭,李自成烏合之眾,建奴蠻夷爾,咱們北有山海關抵擋建奴,南有河北作為緩沖地,不要緊,不要緊,穩住能贏! 崇禎被大臣們忽悠的都快瘸了,心中也在遷都與不遷都之間搖擺,想了來想去,崇禎覺得還是應該嘗試一下遷都,不過這罪名絕對不能自己背,自己應該是被一個重臣,強烈要求,然后自己不得不遵從,如此將來罵名也能少一些。 對于祖宗也有個交代,對天下百姓,北地臣民也有個交代。 于是崇禎就寫了封信給兵部尚書陳新甲,為什么選擇陳新甲呢?因為他不是江南人啊,他是四川重慶府的人,跟江南士紳瓜葛不大。 崇禎不傻,他雖然不明白江南士紳為何不愿意讓他去,但是他卻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在這里面攪渾的就是江南這些官員,散布謠言不讓自己南遷的也是他們,所以指望他們上書請自己南遷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找一個在江南沒有利益瓜葛,或者利益瓜葛少的大臣當做這個喉舌還是很好的。 為此崇禎寫密信給陳新甲,讓他早朝的時候,率先提出遷都,到時會他這么一同意,生米煮成熟飯了,天賜良機啊,南遷就成了,而且崇禎許諾他,事成之后,內閣首輔這個位置,崇禎給他留著! 密信送給了陳新甲,陳新甲能做到兵部尚書,不是傻子啊,看完密信,當時就撓頭,這不是讓自己扛雷嗎?朝堂上江南官員占據一半還多,自己只要一提遷都,這些官員能把自己活撕了,這不是找死嗎? 還內閣首輔,首先想當內閣首輔自己得活著啊,其次大明都這熊樣了,這內閣首輔有個屁吸引力啊,就這點蠅頭小利,你還想讓我替你扛雷,得罪整個江南集團,你不耍人呢嗎,你皇帝了不起啊! 于是史上最滑稽的事情出現了,陳新甲把皇帝給他寫的密信,展開放在桌子上,然后叫了十個嘴快的家丁,甚至還有別人安插在他府中的諜子一起叫道身邊道:“你們給我收拾書房,記住了!千萬不能看我桌子上的密信,千萬不能看啊!” 然后就去喝小酒了。 次日,整個京城都傳遍了,崇禎給陳新甲寫密信,想要遷都江南!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