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圣明寺的廚房里,于校尉脫下了盔甲,拿著菜刀在切菜,而劉益守則是單手揉面,兩人手法看起來都非常嫻熟。 劉益守感覺這位于校尉是個有故事的人,不過究竟是“勵志故事”還是“恐怖故事”,那就不太好說了。 “老實跟你說吧,其實我知道,這次的事情,與你無關,跟崔冏那個倒霉蛋也無關。” 于校尉停下切菜的手,和劉益守對視,繼續(xù)說道:“太后只是需要一個答案,她也很想知道,消息究竟傳遞出去了沒有。這件事,不是你這一條命就能填滿的坑。 今天你那把刀,掉得很巧。呵呵,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明天的圣明寺,就會因為謀反罪被除名。至于這里的人會有什么下場,你應該能猜到。” 于校尉放下刀,面帶微笑繼續(xù)說道:“你讓我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所以你不應該死得這么窩囊,尤其不應該死在我手里。”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懷舊”? 人們懷念過去,不是因為喜歡舊日時光,他們只是感慨自己無奈的老去罷了。 這番話讓劉益守汗毛倒豎!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跟圣明寺一幫咸魚,居然就這么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 “于將軍,殺了我們,其實對您來說也于事無補,不是么?于將軍做這些意義何在呢?” 劉益守感覺這位看似精明的于校尉,實際上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事實的真相是什么樣的。 “沒錯,可是太后需要的只是一個交代而已,她又沒要求一定要找到真相? 而我的使命,也就是交差,殺一個人或者一伙人,破獲一個案子,僅此而已。至于是不是殺錯人,真正要找的有沒有被找到,事情有沒有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都不是我需要關心的事情。 不然你以為我要做什么?” 于校尉似笑非笑的看著劉益守說道,言語滿含深意。 警察抓“壞人”天經地義,至于“壞人”是不是真的壞人,要坐多少年牢,是不是被冤枉的,那不是他們說了算的,需要法官和檢察官出馬。 于校尉抓“信使”,無論是抓對了,還是抓錯了,只要胡太后認為行了,那就可以了。如果不滿意,那就繼續(xù)“加碼”,直到對方滿意為止。好還是不好的標準,只在一念之間。 至于事實的真相如何,并不重要,至于無辜的冤死鬼,死了也就死了,無人在意。關鍵在于胡太后怎么想。 所以精明干練的于校尉表面上忠于胡太后,可實際上,他的立場非常可疑。 你可以說他是胡太后的親信在搜捕叛黨。 亦或者只是忠于國家,例行公事。 甚至還可能是天子的暗中支持者,搜查只是走走過場,甚至是在無形中阻止其他人搜查。 任何說法似乎都能自圓其說,這也更是說明,于校尉絕非依靠裙帶關系爬上去的無能之輩。 這件事仿佛深不見底的一個巨大泥坑。正如于校尉說的:你這條命填進去,也就飄一個浪花,連深淺都試探不到。 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劉益守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揉面的手都停滯了下來。 “行了,我現在相信你是個廚子,相信你跟血書的事情無關了。” 于校尉用衣服擦了擦手,看著只是做了一點點的菜肴說道:“剩下的你自己搞定,等會我和我的人就會在寺廟里搜查,然后就來吃你們弄的那個什么齋菜。 我也很想知道,能不能吃到半截的銅板呢。” 于校尉意味深長的一笑,轉身便走,留下了劉益守獨自一人在廚房。 某個人毫無疑問是在“磨洋工”,劉益守似乎有點明白于校尉到底想做什么了。 …… 洛陽青陽門位于城北,附近權貴聚集。 因封建時代的風水有“坐北朝南”一說,所以洛陽城素有“北貴南賤”的說法。 在某個極具規(guī)模,堪比王宮,又奢華得如同天上仙宮一般的府邸內,正舉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食神大賽”。 “快點吃!前十個吃完的,每個賞絹十匹!” “誰吃到半截銅錢的,賞王爺貼身侍女一人!” “最后十個吃完的,砍斷雙腿,逐出王府!” “每多吃完一盒,就賞賜一匹絹。” 劉益守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他今天拿來賣的那個什么齋飯,已經被洛陽城的某個大人物“包場”,現在堆積如山的“盒飯”,正在被府邸里的下人們分食。 并且正在舉行一場殘忍又令人瞠目結舌的比賽。 寬敞的院落里,下人們紅著眼睛,狼吞虎咽。 堂屋內的上座,有個微胖的中年人,穿金黃與鮮紅混織而成的華貴絲綢,正瞇著眼睛看著院子里吃相狼狽的下人,嘴角露出微笑,看上去慈悲而富態(tài)。 “王爺……圣明寺今日的佛餐,都在這里了。” 狗腿模樣的內侍,諂媚說道。如果劉益守在這里,就能一眼看出,此人就是當初要將他擄走的那一位權貴家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