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紙面上看,元子攸似乎有了跟爾朱榮叫板的本錢,當然,只是紙面上看。劉益守覺得,如果爾朱榮再次南下,元子攸新招募的那些爛番薯臭鳥蛋,應該是擋不住晉陽那邊的虎狼之師。 大概,元子攸又有了一種“我一切盡在掌握”的幻覺吧。 其實這事早有先兆。洛陽周邊原本并不是沒有軍隊,甚至可以說兵力雄厚!只是因為胡太后胡搞亂搞,弄得人心喪亂。 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就是元子攸現在,不過是把因為爾朱榮到來而四散奔逃的洛陽本地丘八,重新集結在一起而已。這樣的軍隊能有多少戰斗力,其實是很值得懷疑的。 “今晚,你可得好好懲罰一下元莒犁才是了。她這個弟弟太能搞事情了。” 于謹苦笑道。 “沒用的。”劉益守搖搖頭,沒有多說什么。 “看明天獨孤信他們說什么吧。” …… 第二天,劉益守和于謹在城外新設立的軍帳內見到了獨孤信和趙貴二人,雙方相談甚歡,對于劉益守拿出的那些章程,因為非常合理而且兼顧了雙方的自主性。 因此幾乎沒有什么大改動,就以文書的形式固定下來。 比如說,兩軍之間,互相指派“監軍”,不干涉軍隊日常運作,只向各自的主將匯報。 比如說,建立一個“軍事委員會”,兩軍不得單獨行動,任何行動都需要得到軍事委員會的批準。委員長由劉益守親自擔任,下設理事四名,分別為于謹,獨孤信,趙貴,宇文泰。 沒錯,自從葛榮敗亡,宇文洛生被俘不知生死以后,宇文泰就投靠了劉益守。當然,現在麾下是有些葛榮軍的俘虜,只可惜跟他毫無老鄉之情。人際關系網根本用不上。 劉益守也沒有讓他專門領兵作戰,而是負責訓練整編戰俘。既然是人才,那就要拿來用,在使用的過程中觀察。所以這次劉益守給了宇文泰一定的軍事決策權。 卻不給他獨領一軍作戰的權力,等同于加強版的參謀。 兩軍規定使用同一軍法,并由兩邊共組糾察,無論是誰被抓到,都是同一準繩問罪。糾察之人由崔暹領頭,除了個別地點外,糾察可以在兩軍大營內隨意巡視。至于軍法要怎么約定,劉益守只給出了大體原則,細則可以兩軍合并后再慢慢商議討論。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軍事委員會同樣決定戰斗部署和戰利品分配,也是采用同樣的標準,而且并不是以斬首作為記功準繩。 林林總總的條例,看得獨孤信和趙貴等人頭大。不過總體來說,這份協議他們還是很滿意的。 一日之后,劉益守和于謹等人,帶著大部隊浩浩蕩蕩的出城,與獨孤信等人的隊伍合兵一處,一同向黃河岸邊進發。 四人一同領兵而行,相談甚歡,就好像這一路不是去“逃難”,而是去旅游一樣。 大隊人馬來到黃河岸邊的渡口,遙望對岸的官渡港,只見那邊旌旗獵獵,似乎有不少兵馬,列陣以待。 劉益守面色微變,翻身下馬,走到渡口跟前,對負責打前站的源士康問道:“這是怎么回事?前幾天你跟我說黃河渡口準備就緒,怎么今日這種狀況?” “主公,對岸剛才派人過來傳話說……” 源士康欲言又止,發現劉益守在爆發邊緣,這才硬著頭皮道:“他們說,河北的人馬,很有可能里面有葛榮的余黨,所以要等他們派人到我們軍中清查完畢后,才能放行。” 這種無理的態度,實際上等于明擺著說:你們這些河北的大軍,都滾遠點,過河想都別想。 “我明白了。” 劉益守微微點頭,轉身回到軍中。(本卷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