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11章 既然這樣,我就先裝為敬了-《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落款就是:無名氏。”

    晴天那個霹靂,這淺白的文字,這淡然的嘲諷,眾人除了粗通文墨的斛律羨外,全都是一臉震驚。

    “阿郎,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羊姜都感覺出來劉益守是在挑釁。

    “寫吧,有些事情你們不懂,這半闕詩的名字,嗯,那就叫烏衣巷吧。”

    劉益守擺了擺手,示意羊姜趕緊寫。

    他明明是在懷古,只不過早了百年而已,結果別人卻認為他是在寫嘲諷文。給活人寫悼詞,不外如是。可那個活人又怎么知道自己已經是癌癥晚期呢?

    不一會,陳元康帶著石匠來了。那石匠一看石橋上的四句五言,嚇得瑟瑟發抖,說什么也不肯將這些鑿在石橋上。做這一行的經常幫人刻字,自然不會連一首淺白的五言詩都讀不懂。

    “你不鑿,我讓我手下鑿,然后就對外人說是你做的,如何?”劉益守拿出一個小布袋,遞給石匠,里頭都是小銀豆。

    軟硬皆施下,石匠含淚收下了一筆橫財,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分分鐘就把字鑿刻在石橋上。等一切辦完,他沒有任何停留一樣的逃之夭夭,估計會連夜逃離建康,免得遭遇王謝等大族報復。

    看到“自己的”的詩句被刻在朱雀橋的石柱上,劉益守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暗想:不知百年之后,世人會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走了,租一艘船往西邊走,咱們去石頭城。不知道我那老師陳慶之現在如何,我是不敢去跟他見面的,怕他打我。。”

    劉益守哈哈大笑道。

    一行人租了艘秦淮河上的小船,沿著河道往西去石頭城。

    有幾次陳元康都想開口,不知為何,最終什么也沒說。陽休之卻問道:“主公在那里留字,是為了震懾梁國世家么?”

    他們這幫人都是北面來的,對王謝等南朝大族無感。

    “如果我舔著臉去跟王謝等大族之人交好,他們會尊敬我么?”

    劉益守反問道。

    陽休之想了想說道:“多半是不會吧。畢竟跪著跟他們打交道的人何其多,真不缺主公一個。”

    “這不就得了么。既然與王謝等大族交好,那些人也不會給我好臉色看,所以何必對他們客氣呢?不服又怎樣,不服帶兵到壽陽來咬我啊!”

    劉益守滿臉不屑說道。

    這時候陳元康才對陽休之說道:“雖然惡心了王謝等大族,對我們沒有直接的好處,但這些人本身就不可能支持我們,不過是把遮羞布扯下來了而已。

    然而其他人看到了我們這樣的態度,或許就會靠攏過來,特別是那些看不慣梁國大世家的人。”

    陽休之恍然大悟,劉益守做事果然是不會無的放矢。

    在建康城內走水路很快,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來到了石頭城下。

    石頭城四面天然環水,堵住了長江到秦淮河的入口,戰略地位異常重要,自古便有“得石頭者得建康”之說。石頭城是在一塊凸起的山丘上修建的小城,占地不大,城樓卻異常高大。

    眾人都看向劉益守,知道這位大哥來這里根本就不是來找陳慶之,而是來留“墨寶”的。

    劉益守四下里觀望,找到了一塊還算平整的巨石。

    他一邊拍打著巨石,一邊唉聲嘆氣道: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照這個寫,落款無名氏。”

    又是四句嘲諷詩,羊姜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

    如果說之前烏衣巷那個可以勉強算是“借物喻人”的話,這首就是不加任何掩飾的瘋狂打臉了!嘲諷南朝世家癡迷于享樂,根本無意國家統一。

    劉益守這才多大年紀,連他都要“家祭無忘告乃翁”了,現在的世人還能等到南梁一統中國么?要等到你孫子的孫子的孫子,才有可能給你燒紙錢告訴你。

    這地圖炮開得可真是夠爽的!

    羊姜已經麻了,面無表情的接過筆,將四句詩寫在巨石上。陳元康對著斛律羨招招手,笑瞇瞇的找他要了一把小刀,然后將剛才寫下的詩句雕鑿了一番。

    辦完這些之后,劉益守感慨的嘆息道: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