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看你今天好像沒什么事,不如一起去芍陂看看吧,那邊聽說賈思勰在培育河蚌。賬本里一大票支出,我也要看看錢花在什么地方了。” 劉益守站起身,最近一段時間都在書房,整個人都不好了,確實是要出門活動一下筋骨。 “主公,那個河蚌我也吃了,雖然是美味,可是有必要這么大規模養殖么?” 一邊跟著劉益守走出院子,楊愔一邊疑惑的問道。就算那些河蚌出珍珠的傳言是真的,但是比例太小了,用百里挑一來形容都夸張了,恨不得是萬里挑一! 農戶自發養殖也就罷了,隨便他們怎么折騰,有必要“官方”加入進來么? “河蚌吸納日月精華,產米粒之珠。就算沒有珠,吃點肉也挺好嘛。” 劉益守意味深長的說道,并不想跟楊愔解釋太多。兩人在馬廄牽了馬,出城朝著芍陂方向而去。 …… 芍陂占地極為廣大,甚至堪比某些小一點州郡。來到芍陂的北面,劉益守就發現匯入芍陂的河道岸邊,就有許多用木珊欄隔絕起來的小池子,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河蚌,大個頭的竟然比成年人的手掌還大! 有密集恐懼癥的人在此,一定會忍不住昏厥。劉益守也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水產養殖的規模,好像比預想的要大啊! 不久,他和楊愔二人就看到有農夫挑著兩個水桶,水桶里全是池塘里經常見到的,比米粒還小的紅色蟲子,有些還是如頭發絲一樣的那種長條形的。 “這不是喂魚的么?” 楊愔看著桶里的蟲子若有所思的說道。 很快,他們便得到答案,劉益守看到農夫將這些一勺一勺的丟到隔絕出來的水池子里,果不其然,一大堆有人腳掌那么長的大魚就圍上來吃蟲子。 “我明白了,這些魚小的時候可以在河道里游蕩,但是長大以后,就被困在柵格里面出不去了。” 楊愔恍然大悟說道。 用芍陂里的蟲子,去喂養河道里被隔絕起來的魚,魚的糞便再給河蚌,流水不腐將殘渣沖走……妙啊! 劉益守有點佩服起賈思勰的構想,幾乎是將這里的水產資源一網打盡了。搞到最后,珍珠反而成了副產品,魚跟河蚌似乎就能回本了。 “有點意思啊。” 劉益守微微點頭,那一萬錢的賬不知道具體指什么,但他感覺這個錢花得很值得。 正在這時,聽到遠處有人叫喊,很快那人便走了過來,身后好幾個農夫跟著,正是賈思勰無疑。 “主公來看河蚌么?這養河蚌之法古就有之,在下稍加改進,魚跟河蚌同養,將來與米飯混合作為軍糧,亦是不虧。” 賈思勰對著劉益守拱手行禮說道。 “我看這養殖規模頗大,你們是怎么操作的?” “將錢貸給農戶,只能用于養殖河蚌,待明年取珠,珍珠歸我們,河蚌與魚肉我們用布匹收購,貸款暫時不用還。 若是農戶下一年不能交付珍珠與河蚌等物,則需要償還貸款。” 懂了,借雞生蛋,但是不能把雞給殺了,你不養雞了就必須把雞交還回來。 不得不說,賈思勰是真正懂得養殖的人,而且這本經濟賬算得很好,難怪河蚌養殖迅速就鋪開了,誰不想日子過得好點呢。 “提出河蚌飼養的是劉都督,你們還不謝恩?” 賈思勰對身后幾個皮膚黝黑的農夫說道。那幾人趕緊謝恩,被劉益守扶了起來。 屏退閑雜人等后,劉益守看著河岸邊上被隔絕出來的一個又一個河蚌水池對楊愔說道:“民心就在這些細微的地方,而不是檄文里那些假大空的話語。 將來咱們要是跟蕭衍翻臉,這些,就是我們獲勝的保證。” 劉益守指了指飼養河蚌的水池說道。 “主公高見!” 楊愔和賈思勰齊聲說道,一起拱手行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