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陳霸先的設(shè)想,三吳地區(qū)經(jīng)濟聯(lián)系十分緊密,世家豪強之間互相通婚,應該保持步調(diào)一致。對于建康方面的無理要求,吳興(湖州)、吳郡(蘇州)、會稽(紹興)三地應該一同拒絕。 然而,三個地方,三種態(tài)度,真是驗證了那句古話: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 吳興沈氏出身的將領(lǐng)沈恪,乃是陳霸先同鄉(xiāng),二人相識很早,相交莫逆。沈恪力挺陳霸先,并號召吳興大族抵制朝廷的“不合理”征調(diào)。 嘛,其實這種事情,過去幾百年里都是常有的事,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唯一不同的是現(xiàn)在剛剛換了皇帝,那“三把火”燒到頭上肯定不是好玩的。 然而,吳郡的態(tài)度就跟吳興截然相反了!吳郡不僅湊齊了所需的糧秣,而且還組織三千郡兵護送糧秣到建康,并將軍隊指揮權(quán)交給了劉益守本人。 陳霸先完全不理解這種“冤大頭”行為究竟是出自什么考慮,他只能認為,劉益守麾下兵強馬壯,把吳郡的豪強世家們給嚇到了。 而之前吳郡的兵馬并未出郡,也就是沒有參與到建康城的亂局里面,所以當?shù)睾缽娀蛟S覺得聽從建康的指令也并無不可。 畢竟,吳郡對北伐出了力,作為“利益交換”,朝廷肯定是會在人事上或者地方政策上有所傾斜,并樹立典型。換句話說,大家都是成年人,打打殺殺的不是政治,追逐利益才是。 蕭歡又不是反賊,登基名正言順,吳郡之前又沒有出頭,現(xiàn)在有什么理由跟朝廷的政策硬剛呢? 至于會稽嘛,態(tài)度很曖昧,給出的理由是:途遙路遠出兵不便,但可以給予糧秣的支持。也就是所謂的只出錢不出兵! 既出錢又出兵的吳郡,只出錢不出兵的會稽,還有不出錢也不出兵的吳興,三吳之地三種態(tài)度,可謂是讓在吳興厲兵秣馬的陳霸先跌碎了眼睛。 不僅是陳霸先,就連在建康主持“掄才大典”的劉益守,也有點看不懂這到底是個什么操作。 …… “原來是你啊!” 雞鳴山上劉府院子里,坐在樹下?lián)u著羽扇的劉益守,看著眼前的少年,還有他身邊的年輕將領(lǐng),若有所思的說道。 “回吳王,家父一直對吳王神交已久,只是百病纏身無法相見。所以此番北伐,家父還有吳郡父老都委托我等盡心盡力為吳王效力。” 說話的這位少年,正是南梁少年天才畫師顧野王。當初劉益守對付高歡的時候,請他畫過韓娘子的畫像。 原來是顧家在背后推動啊。 劉益守有點明白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了。沒好處的事情誰去做呢?吳郡四姓“顧、陸、朱、張”,哪一個又是省油的燈? 因為顧野王的交情,估計那波人就會考慮站隊的問題了。 “吳郡太守張嵊派你們來的,還是你們自發(fā)組織前來的?” 劉益守笑著問道,一直不問顧野王身邊的青年將領(lǐng)叫什么名字。顧野王拱手道:“回吳王,是太守下令的。” 果然,吳郡四姓大概都已經(jīng)商量好了。劉益守知道這是他們在對蕭歡這個新皇帝“表忠心”,當然,也是給自己面子。 倘若劉益守自己在建康稱帝,恐怕吳郡就絕對不是如今的態(tài)度了。那些人知不知道蕭歡就是傀儡呢?恐怕他們心中也是清楚的。 但是,這些事情,看破不說破,走一步看一步,到什么時候就說什么話,如此而已。 “明白了,我這就修書一封,感謝張?zhí)氐闹С帧强楸狈コ隽Γ髂曩x稅減半,以資鼓勵。” 聽到這話,顧野王面露驚訝之色,旋即恢復正常。張嵊本來希望顧野王找機會提一嘴減稅的事情,沒想到他還沒開口,劉益守就先說了。 “謝吳王體恤吳郡父老……”顧野王雙手攏袖行了一禮之后,退到一旁。 “這位是?” 劉益守看著顧野王身邊那位年輕將領(lǐng)問道。 “鄙人杜棱,吳郡錢塘人,此番帶領(lǐng)吳郡子弟前來支援吳王北伐。” 杜棱看起來很是拘謹?shù)哪印? “不用緊張嘛,此番就是押送糧草到彭城后,在那邊先屯田建鄔堡,然后你帶兵屯扎于此就行,并沒有什么其他的軍務。” 劉益守溫言笑道,示意杜棱不要緊張。 “如此,便謹遵吳王號令。”杜棱平靜答道,大大松了口氣。目前情況看,不太像是要去前線拼殺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