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坐在劉益守對面的馮令華,看起來比當(dāng)年分別時老態(tài)了許多,這些年在北方,長樂馮氏失勢,發(fā)展遠(yuǎn)不如兩崔(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兩李(趙郡李氏、隴西李氏),想必日子過得也不太稱心如意。 她這次前來,多半也有為家族爭一點資源和外援的意思。 劉益守將信放在一旁,看著馮令華不說話。 葛榮雄起之時,與北方世家中人多有沖突,其中博陵崔氏帶領(lǐng)鄉(xiāng)民與之多番血戰(zhàn),死傷慘重。 崔士謙的父親崔楷,當(dāng)初被封伏波將軍、太子中舍人。乃當(dāng)時北魏有名的干吏,葛榮來犯時,死于城破之時。 《仙木奇緣》 有了老爹的光環(huán),崔士謙一路官運亨通,高歡上位也沒有影響他的仕途,一路做到南陽太守,荊州刺史。 本來是沒什么事情,但高歡的很多政策,都是在蠶食河北世家的切身利益,且這位“高王”行軍打仗的本事還稍微稀疏了點,對陣爾朱榮,對陣劉益守都吃過不少敗仗。 所以在劉益守入主建康后,北方世家里面,有些人就動起了歪心思。本來世家群體就不是鐵板一塊,有支持高歡的人,自然就有面和心不和,對高歡感覺不爽的人。 這封落款上簽了許多名字,卻不知道誰主持大局的信上說,劉益守你這次北伐青徐什么都是演給人看的,你真正的目標(biāo)只有南陽而已。 奪得南陽,則等同于將匕首放在洛陽的腹部,要是說哪里出兵北伐效率最高,那顯然只有南陽。如果你希望順利拿下南陽的話,我們可以讓崔士謙跟你配合做一個局。 當(dāng)然,這個局是真投靠還是真詐降,現(xiàn)在誰也說不好,馮令華亦是不能保證對方?jīng)]有套路。 “既然如此,可否讓在下與謀士商議一下再做決斷?” 劉益守面色平靜的詢問道。 “都督請便,在下只是一個傳話之人。”馮令華不置可否的說道。她跟崔士謙不僅不熟,甚至都沒見過面。她顯然只能做一個傳聲筒,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作為雙方的擔(dān)保人。 劉益守將馮令華送出書房,并讓下仆帶她到馮娘子那邊安排住在一起。等對方走后,劉益守才把王偉叫來商議對策。 王偉看完信之后良久無語,都不知道要說什么才好。 “主公是要攻略南陽?” 王偉疑惑問道。其實他和極少數(shù)人也猜到了劉益守的打算,然而對方卻從未正面回應(yīng)過。 已經(jīng)如此保密,劉益守的戰(zhàn)略意圖卻被千里之外的人看穿了,王偉不得不懷疑劉益守身邊有密探。 但想想又不太可能,畢竟劉益守連身邊的謀士都沒有告知,其他人如何能得知呢? “我亦是很好奇,高歡那邊的人,為什么會知道我的想法?!? 劉益守疑惑的自言自語道。他一向是有“刁民害朕”的被迫害妄想癥。沒事都會擔(dān)心有事,更何況現(xiàn)在是真的不太正常。 “其實吧,自古北伐,不過三條路而已?!? 王偉伸出三根手指頭,繼續(xù)說道:“從懸瓠或者兩淮北上,沿著睢水等河流攻青徐或睢陽。這條路的好處是水路便捷,補(bǔ)給暢通。不利的因素在于敵軍亦是可以從容調(diào)兵。 勝負(fù)的因素只在于兵力對比與季節(jié)變化,枯水期一到,北伐就要停下來?!? 聽到這話,劉益守微微點頭,他坐鎮(zhèn)兩淮,不就是隨時準(zhǔn)備走這條路北伐,或者防備敵人走這條路南侵么? “第二條路,諸葛亮當(dāng)年走過很多遍,也就是出蜀地到雍州涼州,再入關(guān)中。攻占關(guān)中后,再出潼關(guān)或者攻晉陽。這條路的最大壞處,就是蜀地運糧不便?!? 王偉肚子里還是很有貨的,一針見血的指出從蜀地進(jìn)攻的不便。當(dāng)然了,劉益守要帶兵出蜀地,還得跟蕭紀(jì)打商量。若是蕭衍還在世,或許有那么一點點可能性。 只是現(xiàn)在嘛,不提也罷。 “第三條路,其實也是曹操當(dāng)年南侵的路線,想攻江東,必先取南陽。宛城為南陽之首,襄陽為南陽之尾。 主公在第一條路這里擺開陣勢,把新招募的士卒和三吳送來的援兵都屯扎于彭城、下邳一線。如此大張旗鼓,想掩蓋的不過是真正的出兵路線,也就是第三條路。 在下都能猜到幾分,北方有人能猜到,也就不足為奇了。” 王偉將局面分析了一下,劉益守頓時明悟,自己果然是小覷了天下英雄。但那些人猜到是一回事,要不要跟高歡說,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多半是沒有說的。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高歡麾下決策的核心圈子,就是孫騰啊,司馬子如啊那幫人。河北世家的人從來都不在決策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