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最大公約數-《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此戰為什么韋將軍會下獄,我想這么多天,將軍應該也想明白了吧。”
蘇綽意有所指的詢問道。
韋孝寬點了點頭,他是聰明人,自然是知道賀拔岳心中的小九九。
有沒有罪責是次要的,主要是看賀拔岳需不需要處理自己,“以儆效尤”。
“主公欲仿當年周天子故事,建六軍,吸納關中大戶鄉兵私軍入軍,韋將軍以為如何?”
蘇綽不動聲色問道,這種暗示已經很露骨了,因為韋孝寬本人就是關中世家子弟。
蘇綽的意思可以簡單概括一下便是:兄弟,你想不想干一票大的?
“妙!”
韋孝寬就說了一個字,幾乎是脫口而出。
類似的問題他也想過,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神來之筆,因為關中就這么多人,答案是明擺著的。
“天子六軍,每一軍分兩部。主公想讓你擔任其中一部的主將,你意下如何?”
蘇綽沉聲問道。
“在下必定戴罪立功,將功折罪。”
韋孝寬對著蘇綽深深一拜說道,聰明人之間,不需要說得太明白。
至于他是不是被冤枉的,賀拔岳之前是不是想將他“獻祭”,賀拔岳不聽人勸,所以挨打又吃不飽飯,這些林林總總的梁子,在官位與兵權面前,都不值一提。
“韋氏在京兆頗有威望,如今六軍新組,兵員不足,韋將軍可否為此出一份力,回家鄉招募鄉勇從軍?”
圖窮匕見,蘇綽今日來當然不只是為了給韋孝寬賣個人情的。如果只是為了賣人情,那也得賀拔岳來賣,如何能輪到他蘇綽。
現在蘇綽就是在跟韋孝寬談條件:編制我給你,但兵員大部分都要你自己來解決。
韋孝寬也明白,組建六軍,必定要對跟隨賀拔岳起家的那些武川老兄弟動刀子。
尤其是李虎、侯莫陳順兄弟等人,他們本身就有著相當的獨立性!
除了達奚武以外,這些人是不可能主動站出來支持賀拔岳的,他們不使絆子就已經很克制了。
而韋孝寬參與入局,負責組建這十二支軍隊里面的第一支,有著投石問路的帶頭作用。
更何況,關中世家手里雖然有兵,但可以信任又有軍事才華的自家人卻不多。
換句話說,他們如果貿然入局,不亞于把手里零散的實力交給不能掌控的人去揮霍,這種純純的大冤種,誰會想當啊!
于是兵制改革的局面就被卡住了。
有實力出手的都是賀拔岳的武川老兄弟,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支持改革;
支持改革的關中本地大戶,又因為缺乏代言人,而不相信自己能獲得應有的改革成果。
手中無錢無糧無人的賀拔岳與蘇綽,又不可能憑空變出利益給這些人分配來維持大局。
所以現在蘇綽要是能說服韋孝寬入局,那幾乎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了,完全是一場各取所需的買賣,做成的可能性極大。
賀拔岳與蘇綽推動了改革,武川老兄弟們可以繼續看戲,關中世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兵權與編制。
韋孝寬做夢也沒想到,正在坐牢,等候問斬的他,居然成為了賀拔岳兵制改革的關鍵鑰匙!
“關中子弟,向來都希望保家衛國,此事交給韋某即可,請蘇先生放心。”
韋孝寬壓住心中的激動,給蘇綽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哪怕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這也算得上是再造之恩了。
別的不說,蘇家里面硬是要找,也未必不能找到能帶兵的。人不會被尿活活憋死,沒他韋孝寬,兵制改革一樣能夠推動,無非就是麻煩點罷了。
“有韋將軍這句話,在下就放心了。外面雨大,電閃雷鳴,韋將軍就在這里暫且忍耐一下。待大雨過后,韋將軍不僅能官復原職,甚至還能更進一步。”
蘇綽站起身,微微行禮之后,便出了牢房,消失在韋孝寬的視野當中。
“各部互不統屬,就算編為一軍,又何以同進退,共患難?
此法雖妙,依然任重而道遠啊!”
韋孝寬從草墊上站起來,幽幽長嘆了一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