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69章 巴陵之戰(1)-《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這年春夏之交,身在臨湘的湘東王蕭繹,悍然起兵造反,打出“清君側”的名號,在湘州豎起反旗。

    然而,除了廣州的蕭綱與陳霸先外,似乎沒有什么人響應他,甚至連在蜀地的蕭紀也沒什么動靜。

    按道理說,既然蕭綱都能知道的事情,蕭紀沒可能一點消息都收不到。但這位蕭衍幼子,坐鎮蜀地的藩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誰也不知道。就是跟隔壁烏龜一樣動也不動。

    面對蕭繹的“垂死掙扎”,建康中樞的應對也很簡單明了,歸結起來就兩個字:絞殺!

    軍事方面:

    劉益守親率江州兵馬,由楊忠領兵,西進攻醴陵,直搗蕭繹老巢臨湘城(長沙市)。

    獨孤信帶荊襄本地兵馬,從江陵出兵南下,陸路攻巴陵郡(岳陽市)

    韋黯帶精銳水軍封鎖巴陵郡以北的長江江面,不允許洞庭湖的船只到長江活動。

    胡僧祐帶新組建的水軍來到郢州屯兵練兵,順便建立水寨與總糧倉,接手逆流長江而來的糧草。

    除了這些軍事方面的措施以外,朝廷還下令切斷了各州郡通往湘州的水路陸路,一顆糧食都不輸送給蕭繹,讓湘東王府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招募不到兵馬。

    作為應對,蕭繹前往易守難攻的巴陵郡,讓王僧辯回湘州守老巢,讓善于水戰的王琳守巴陵郡,讓樊氏兄弟守武陵郡(常德),可以利用洞庭湖的水路和巴陵郡互為犄角。

    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分散兵力當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可這也是無奈之舉。若是兵力集中起來守一座城城,被敵人圍死以后,那就插翅難飛了。

    別說王僧辯與王琳等人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就算是稍通兵法之人,也不可能在這種問題上犯渾。

    總之,無論是建康中樞朝廷也好,湘東王這邊也好,誰也沒有心存幻想,雙方都是擺開車馬,準備一決雌雄。

    宜陽城(宜春市)門外,豫寧郡太守杜稜帶著本地官員在城下等待許久,終于看到朝廷的兵馬出現在了官道上,這才松了口氣。

    做官有時候跟玩命一樣,上次蕭繹來的時候他就差點守不住城掛了。

    城破馬上死,投降現在會被歸為蕭繹同黨,還是死。如今他卻可以憑借此前的功勞扶搖直上,人生起起落落真是夠刺激的。

    “殿下,幸不辱命,沒有讓賊軍得逞。如今王師來宜陽,屬下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看到是劉益守親自領兵前來支援,杜稜誠惶誠恐的上前行禮,語氣甚為謙卑。是金子哪里都會發光,當初他投靠劉益守,對方就隨意將他扔到豫寧郡來歷練。

    本以為這輩子就會在豫寧郡待到壽終正寢了,沒想到機會來得這樣不期而遇。正是杜稜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才讓蕭繹大軍沒有通過這條“湘贛走廊”。

    要不然,劉益守固然不會有什么事,但他在豫章郡也會被蕭繹的突然襲擊弄得灰頭土臉,不可能像如今這樣調集好兵馬,在湘東王的地盤上對其圍追堵截。

    “上次你能擊潰湘東王精兵,本王甚為驚奇。湘東王麾下精銳的實力,本王是知道的,你手里沒幾個兵,是如何讓蕭繹折戟沉沙的呢?”

    劉益守看著杜稜疑惑問道。

    他對這個問題一直都很好奇,這年頭郡兵守城打敗主力精兵,那可真是不多見的。南梁的郡兵是什么貨色劉益守太清楚不過了。

    真要概括一下的話,那便是經過簡單訓練,甚至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農夫,套上軍服,拿起兵戈,那便算是郡兵了。

    以這樣的兵員去打敗王琳麾下那些亡命之徒,不是劉益守不看好杜稜,實在是此事太過于魔幻,讓他不敢相信。

    “殿下真是貴人多忘事,當年吳王在全國招募人才參與考試,有文武兩科。武狀元正好被任命為宜陽縣尉,正是他帶家鄉子弟力挽狂瀾,才沒有讓蕭繹得逞?!?

    杜稜一臉感慨的說道。

    “武狀元?”

    劉益守喃喃自語回憶道。

    他還真忘記了!畢竟,這只是他搞出來的噱頭,更別說參加考試的基本上全是歪瓜裂棗。文科倒是選拔了不少刀筆小吏,如今也算勘用。

    但武科這一塊,都是些粗鄙莽夫,入選后很快就泯然眾人,姓誰名誰,是不是還活著,劉益守根本就不記得了。

    特別是這位武狀元,封官了以后就急不可耐的跑路上任去了,劉益守當時準備北伐,連面都沒見過一次。

    而且,歷史上武狀元雖然很多,但是真正有出息的不過郭子儀罷了。所以事后劉益守就將其拋諸腦后,誰踏馬知道武狀元是哪個??!

    然而劉益守不知道的是,他那一次不算太成功的“掄才大比”,卻是讓掙扎在社會中下層的人看到了向上進階的路子。那次掄才大比,也不是完全沒有提拔人才。

    很顯然,這位“武狀元”,就不是一般人。

    帶著郡兵還能打退王琳的人,那能是一般人嗎?答案是很明白的。

    “來來來,快給本王引薦一下這位武狀元,本王要好好給他道個歉,罰酒三杯。杜太守也是的,此等豪杰人物,為何不讓本王相見???”

    劉益守故作責備,微笑說道。他連那位武狀元叫啥都忘記了,反正不是蘇乞兒。

    “吳王請,屬下已經在府衙大堂設下接風宴,那位壯士現在還在巡視城防,不在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