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是陸納,你是馬忠……” 劉益守將王琳身邊的兄弟一一點名,眾人皆露出驚訝之色,因為對方都說對了,一個不差。 “王將軍起來吧,你偏袒屬下可以理解,然而此舉卻是無法為他們脫罪的。” 劉益守將滿臉羞愧的王琳扶了起來。 “說吧,怎么回事。” 劉益守沉聲問道。 “前些日子,屬下出獄后招募舊部,想為殿下效力,然后我這些舊部聽說后便來投靠。 有一天我與他們推杯換盞之間喝多了,說起昔日舊事,深恨徐昭佩殺我姊,蕭繹殺我妹我外甥。 我這些手下便私下自作主張的替我報仇,將徐昭佩與蕭繹之子蕭方等殺了,逃匿后昨日便悄悄前來我府上辭行,準備遠走他鄉。 吳王于王某有再造之恩,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王某便帶他們來向吳王自首,他們殺人都是因我而起,請吳王寬恕他們吧。要問罪,問我王某的罪便可以了。” 王琳再次懇求道。 不得不說,王琳是武將里面那種極為少見的種類,他將部將當親信兄弟看待,而不是可以消耗的日用品,所以部下們也都愿意為他前驅。 王琳部曲的凝聚力很強,這點王僧辯遠不如他。 “你們且先回去等候發落吧。殺人償命自是不假,但法理不外人情,本王會酌情處理的。” 劉益守對陸納等人說道。他看王琳還想再說什么,于是又對王琳說道:“王將軍對此事毫不知情,不必為此擔責,本王不會冤枉無辜之人的。” 聽到這話,王琳那些手下都是松了口氣,拜謝而去,只留下王琳一人。 “子珩(王琳表字)啊,此事本王真的非常為難啊,你覺得如何處理為好呢?” 等陸納等人離去后,劉益守嘆息問道。 “請殿下開恩,讓他們召集舊部,以為敢死之士,為殿下披荊斬棘吧。百戰至死方休,大丈夫死得其所,好過秋后問斬這般窩囊的死去。” 王琳跪下懇求道。 劉益守微微點頭,不置可否。 王琳和他的部眾,是一個很好的示范例子。如果自己真的“法不容情”的處理了,將來恐怕不會有人真心實意的投靠他了,大家也都是按所謂的規矩辦事。 如果凡事都是按照“規矩”來辦,那么找阿貓也行,找阿狗也行,何苦找你劉益守呢? 這樣不利于人心的凝聚。 對自己人有優待,這才是區別自己人與外人的關鍵所在。真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也就人人不平,誰都不稀罕你了。 這就好比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其他人家的孩子要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假,可別人家的孩子始終都是別人家的。 妥善處理好王琳和他那些兄弟們的事情,則是對外展示自己“秉公辦事”與“自己人有優待”的好機會。 不能完全偏袒,也不能真的按律法直接問罪,這其中的度要如何掌控,反映了一個政治人物的政治智慧與情商。 “你先回去安撫一下你那些部眾們,此事本王定會妥善處理好的。” 劉益守將王琳扶起來說道。 蕭方等與徐昭佩已經死了,死人不會說話,也無法給劉益守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妥善處理好活著的人,比如何安撫死人更重要。 這雖然很殘酷,卻又是人世間不二的行事法則。 劉益守長嘆一聲,將千恩萬謝的王琳送出府邸,心情糟糕到了極限,連跟崔小娘玩銀樂下流游戲的興致都沒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