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為子孫后代謀福祉-《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主公!咱們是要去打仗啊,修這破路難道只是為了給陳霸先準(zhǔn)備的時間么?兵貴神速,兵貴神速啊!”
王偉記得冷汗都冒出來了,不顧儀態(tài)拉著劉益守的袖口低吼道。
要是劉益守不是主公而是屬下,他恨不得給幾耳光扇醒對方!
咱們這是去打仗的,你擱著修路呢?等路修好,黃花菜都涼了,還平個屁的叛啊!
“主公,咱們奇襲廣州亦是可以,無須興師動眾的修這條山路啊,數(shù)十里長的路,修建起來豈不是沒完沒了的?”
斛律羨也開口勸說道。劉益守平日里英明神武的,但這次的建議確實不靠譜。
“咱們啊,做事不能只顧自己舒服了,把那些不好處理的問題都留給子孫后代。這不是辦大事的心態(tài)。
路修了,不僅咱們的軍隊可以走,將來無數(shù)贛南的山民亦是可以南下廣州討生活,廣州的海產(chǎn)和交易來的外藩之物,亦是可以通過這條路運輸?shù)奖狈健?
此乃一勞永逸,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之事。前人有秦一代開了個頭,其他的事情,不妨就由我劉某繼續(xù)做下去吧。
我意已決,無須多言。”
劉益守擺了擺手道。
“主公,話雖如此,但修復(fù)此路工程量如何尚不可知。不如問一問南康郡本地人,或有收獲。”
王偉也不知道要怎么勸,只能就坡下驢的接著說。
“如此也好,那便先問問吧。不過我看此地乃是扼守古道的北端,不如在此地筑城,干脆就叫‘吳王城’吧。”
劉益守又出了一條“餿主意”。
不過這次王偉等人倒是沒有說什么。
打仗都是要建橋頭堡的,退可作為預(yù)警前哨,進可作為修整基地。古道入口處建城,也是慣例,不足為奇。
如果說劉益守下令修整大庾嶺古道是有些異想天開的話,那么修筑吳王城,還算是智商回歸正常。
很快,斛律羨奉命找來本地宿老以及熟悉山上情況的山民,又派人實地勘察,將數(shù)十里地的大庾嶺古道走完。
經(jīng)過實地勘察發(fā)現(xiàn),古道上有幾塊巨大的斷石阻擋了去路,其他地方,不過是樹木擋住了路線,以及曾經(jīng)的土路因為山體滑坡而被掩埋造成了道路崎嶇不平而已。
只要能解決那幾塊大石頭,其他的也就是多派一些壯丁修路而已,不存在什么技術(shù)上的障礙。
與此同時,吳王城的修建也在緊張進行著,城樓大門正對著大庚嶺古道,所有從古道出來的人,都必須經(jīng)過城樓大門。
軍事作用的小城,建設(shè)速度極快。剛剛冬至,吳王城就修好了。劉益守親筆揮毫,在城門處留下了“過來共飲虔南水,歸去咸攜嶺北云”的對聯(lián)。
南康郡所有拿得動鋤頭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被發(fā)動起來修補大庾嶺古道,建康來的糧草與本地不易尋得的物料,都從建康源源不斷的送往南康郡。
當(dāng)初蕭勃與李遷仕算計陳霸先,后來蕭勃被陳霸先反殺,將南康郡獻與建康中樞。這件事造成的影響,正在以當(dāng)事人都想象不到效果,持續(xù)發(fā)酵中。
劉益守正是利用了蕭勃獻上的南康郡,將其打造成攻略廣州的大本營,以及修補大庚嶺古道的總工地在使用。
隨著大庾嶺古道的不斷修整擴寬,侯安都派出的斥候,也察覺到了建康中樞朝廷的動靜,火速派人前往番禺城通知陳霸先。
坐鎮(zhèn)廣州番禺城,一直好奇為什么朝廷還不南下的陳霸先,終于坐不住了!
……
“修路?劉益守居然要修路?他難道不知道,大庾嶺那條路,根本就沒辦法修么?
我上次過去的時候還在感慨是人間天險!”
番禺城府衙的大堂內(nèi),陳霸先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嘴里碎碎念自言自語。像是魔怔了一般。
想不明白劉益守為什么要費盡心思的修大庚嶺古道,他就寢食難安。
正在這時,陳霸先之弟陳休先一身戎裝的走進府衙,對著陳霸先行禮道:“兄長,大事不妙,冼夫人在崖州發(fā)檄文,聯(lián)合崖州、羅州、合州三地軍民,聲討我們,決心配合朝廷平叛!”
這三州就是劉益守前世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位置。冼夫人在這么關(guān)鍵的時刻表態(tài),明擺著是跟劉益守打配合,牽制陳霸先側(cè)翼,使其主力不敢輕易離開廣州。
若是陳霸先攻這三州,且不說能不能打得過,就是冼夫人麾下那幾十萬戶俚人,一旦叛亂起來,可不是好玩的!不是說擊敗冼夫人就能把幾十萬戶俚人都收歸己用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