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晚清時期清廷的稅收收入 到晚清時期,清政府并未對土地賦稅政策作重大的改革,不過視財政所需增加一些附加稅。由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沖擊,整個咸同時期田賦都難以正常征收,至光緒年間才逐漸恢復。 據劉岳云《光緒會計考》估計,甲午戰爭前清政府統計的田賦貨幣收入約為3100萬兩,此外仍征收實物漕糧約250萬石,合計田賦收入約為3500萬兩。而1887年的農業產值則為22.30億兩。由此計算,田賦稅率為1.6%。但考慮到可能在田賦征收中的額外負擔也較嚴重,各級官吏實際征收的田賦約為統計數的2倍以上,因而實際征收的田賦約占農業產值的3.2%。 由于通貨膨脹的因素,晚清時期田賦占農業產值的比重還低于清代前期。當然,對租種地主土地的佃農而言,需交納占土地產出一半的地租。這樣,如果是出租地,則佃農得50%(包括生產成本在內),各級政府與官吏收入3.2%(其中中央政府控制的財政收入為1.6%),地主所得為46.8%。若是自耕農,可得土地產出的96.8%(假定土地所有者即地主和自耕農繳納的賦稅是相同的,實際情況則有所不同)。 ———————————————————————————————————————————————— 看起來干貨滿滿,其實全是編的,反正也沒人去核實。如果有個系統可以讓一個人寫假文章就死的話,寫上面那個文章的人估計墳頭已經長草了。 以上文中很多數據,讀者是無法辨別真偽,更無法辨別其中敘事邏輯的隱藏部分。 但有一個鮮血淋漓的事實擺在眼前:滿清這么牛逼,滿清百姓稅負如此之低,早就是人間天國了,怎么滿清還會滅亡呢?當時可是幾億人盼著滿清快點掛啊! 如果有人看了這種文章,然后來質疑我書中內容里面的所謂“邏輯破綻”,比如說: “謝道韞這么漂亮的女子,她家怎么可能是壞人呢!怎么可能剝削壓迫佃戶呢?” “康熙乾隆盛世,百姓那么幸福,賦稅歷朝歷代最低,天下一個乞丐也沒有,主角為什么還要造反呢?” “籠絡好世家就能一統天下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什么不好,主角為什么還要折騰?是不是閑得慌?” 這種問題我應該怎么去回答呢?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