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隨后建康開始進入宵禁模式,不僅臺城四門緊閉,就連建康外城都有不少巡邏的禁軍士卒。
三日后,奉命移防的常德水軍被調入建康,替換值守外城的禁軍,接管了建康外城防御。
與此同時,負責稽查走私,隸屬于尚書府的那一支準軍事部隊,開始挨家挨戶的搜查建康城內的大戶人家,并且有人因為卷入“巫蠱之禍”,從家中被帶走關進大理寺。
某些細心的明眼人發現,這些人都是當初上書反對劉益守在洛陽營建新都的人,劉益守貌似是在公開打擊異己。
不過話說回來,被卷入巫蠱之亂,跟營建新都完全是兩碼事。誰能說劉益守這是在公報私仇呢?
你要真沒有問題,被大理寺查一查,難道做不到“清者自清”?
無關的人不會理會這種無聊的問題,心虛的人亦是不敢親自下場試驗。
……
“主公的雷霆手段,確實妙極了。不殺一人,將那些人抓了又放,又實實在在的震懾了人心,震懾了宵小。”
吳王府的書房里,陳元康撫掌大笑。劉益守這招“查巫蠱”,反其道而行之。聲勢鬧得驚天動地,也抓了不少人,但最后卻沒有實質性的“戰果”。
大張旗鼓的作樣子要把建康的反對勢力殺得血流成河,最后確實抓了不少嫌疑犯,但經過大理寺的“審查”后,都無罪釋放。這樣的事情表面上看,確實顯得劉益守很“無能”。
不無能不行,這巫蠱都是自導自演,強行栽贓那不是貽笑大方嘛。
如果處理一下反對派都需要費這么大勁,那只能說明劉益守的掌控力非常不足,反而會助長某些人的野心與氣焰。
而換個角度看,手段從來都是為了目的服務的,如果再看看劉益守最終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就能察覺到這種虛虛實實的手段,非常巧妙,堪稱無韻之離騷。
借著子虛烏有的“巫蠱之禍”,劉益守在建康預演了一次“控場”,并且實實在在的做到了“搜捕而不破壞”。將來他若是要取而代之,只需要在這次控場的基礎上改善方案就行了。
這次成功的“試點”,已經試出了梁國的水溫。他劉某人改朝換代的時機,就差那臨門一腳了。
而對巫蠱之禍“相關人員”的搜捕,既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作為吳王的威嚴,以及對中樞和建康內外的掌控,也沒有對政治結構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更沒有給外界造成一種劉益守喜怒無常,動不動就喜歡在都城大范圍殺人的錯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