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活著比較重要-《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長子城縣衙大堂里,氣氛有點沉悶。堯奮與堯難宗看著一身布衣,不著盔甲的韋孝寬,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
好像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話,已經有了心理預期,覺得不說也罷。
但那些廢話又不能不說!
“韋將軍……我記得你應該是關中人啊,為什么不在賀拔岳麾下呢?”
想了半天,堯奮憋出這樣一句話來。都說打人不打臉,他現在等于是指著韋孝寬的鼻子詢問對方為什么要當二五仔。
“在下半生未逢明主,幸得吳王所用,可以一展所長。賀拔岳不能用人,故而有長安之變,令人唏噓。
吳王認為在下或許比較理解堯將軍的心情,故而派遣在下前來,給堯將軍指一條明路。”
韋孝寬雙手攏袖行了一禮,隨即站在原地不說話,等著堯奮開口。
“韋將軍有什么可以教我呢?”
堯奮沉聲問道。
很顯然,他并不愿意就這么簡簡單單就投降。但堯奮也很明白自己與梁國的實力差距。上黨地域狹小,產出有限,亦是養不起太多兵馬。
而劉益守擁有江東、荊襄、兩淮、江州、嶺南、河南、青徐等地,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可以輕輕松松征發一支十萬人的隊伍。
只要他愿意的話。
若是劉益守想集中兵力攻上黨,堯奮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的,只能說比較一下雙方交戰時的交換比如何,堯奮頂多是把仗打得漂亮一點,最后還是會被對手堆人命給淹沒。
有鑒于此,堯奮可不敢把議和的路給堵死,不敢拿堯氏一族的身家性命來賭自己這一口氣。
“昔日趙國擁有晉陽與邯鄲,與虎狼秦軍對峙于長平,何其雄壯!最終依舊是因為糧草不濟,選擇孤注一擲,四十萬人魂歸上黨。今日堯將軍身份類似當年上黨郡守馮亭,莫非是想轉過頭回去與高歡聯系,獻上黨求援兵?
高歡已經大度到對過往背叛既往不咎的地步了么?”
韋孝寬一臉平靜的說道,一針見血的指出堯奮此刻最擔心的事情:沒有后援,兵力不足,地盤也不足,產出更不足!
堯奮若是轉投高歡,加在一起,也不過是弱化了以后的趙國,而且堯奮還會被高歡拿來當炮灰!當初堯雄割據上黨自立,不就是因為不想被高歡隨意調動,想在這天下變局中爭奪一席之地么?
堯奮要是走回頭路,別說是高歡那些手下了,他自己手下都會看不起的。
“韋將軍所言極是,請容在下思慮兩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