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什么是自由-《開局一個亞空間》
第(1/3)頁
丁教授繼續道:“……我最美好的時光大約是30歲-40歲的時間段,我有著足夠的經驗,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也有耐心完成一些復雜而又枯燥的工作。”
“那時候的我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再微小的事情累加起來,也會變成碩果累累的果實。”
他的聲音突然間低了下來:“但在56歲時,隨著精力的不斷下滑,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人生仿佛定格在現在的這樣了。人類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洞察世界。”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變得容易煩躁、焦慮,原先的我能夠在電腦屏幕前,編程十幾個小時, 然后再學習幾個小時。但56歲之后的我,開始有些學不進新的內容, 我的探索欲望正在慢慢地消失。”
“我意識到,世界上確實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但大多數的樹葉都是毫無價值地凋零罷了……”
“一直到某一天,我發現了自己的一位天才學生,20多歲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idea,這個idea讓我感到震驚。我的第一想法不是祝賀他,而是占有這個有趣的點子!那時候我便對自己產生了深深懷疑……難道我真的需要剽竊學生的創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嗎?”
“這種懷疑讓我變得開始不自信,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工作。”
他的聲音變得高亢,甚至有些嘹亮,臉上帶上一絲淡淡的笑容:“一直持續到使用上大腦芯片,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現在,我又覺得自己是二十多歲的想法與狀態,我是與眾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這片獨一無二的樹葉總得給世界留下些什么!剽竊學生的想法, 簡直是對我自己的侮辱!以前的我為什么會這樣想呢,完全不可思議, 莫名其妙。”
“我明明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創造更多!看吧,這就是改變,對我整個人生的改變。”
會場中傳來一片哄笑,但這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有人很多人陷入了沉思當中。
就算科學界的大牛也有七情六欲,有一些想要走捷徑的想法也很正常……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陰暗面,只是沒有付諸于訓東而已。
丁一衛這樣說,反倒拉近了距離,顯得更加可靠了。
而且在過去短短兩年,丁一衛的精神狀態確實不一樣了。按照事后的跟蹤調查,他在過去的兩年里,嗓門提升了4.2個分貝,和同行的爭辯頻率提升了102%!工作時間提升了21%,幸福指數大幅提升了50%以上。
他現在認為自己高度幸福,非常滿意這種狀態。
“可是,現在的您還是過去的您嗎?就連想法都改變了,您還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娜塔莎窮追不舍,再次提出了哲學層面的提問。
丁一衛思考了片刻,笑道:“人類的想法每時每刻都在改變。20歲的我和60歲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耐心,經驗,還是創造力,都不一樣。”
“這就好比是忒修斯之船的說法,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如果是,但它已經沒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頭了;如果不是,那它是從什么時候不是的?有人能夠解答這個問題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