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錯,阿巴斯的真正目標其實是印度。所謂的某某軍東征,不過就是個借口。 不過,阿巴斯二世的這一手還真管用。由于阿拉伯人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朱慈炯、李巖都出現了誤判,認為奧斯曼和薩維法組成的某某聯軍的目標是撒爾馬罕,所以李巖帶著騎兵第2軍進駐了撒馬爾罕,坎大哈和開爾伯山口這邊卻門戶洞開。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問題其實也不大。因為從坎大哈到開爾伯山口,這一帶都是布哈拉汗國及浩罕汗國的故地,這一片幾乎已經被朱慈炯殺成了白地,根本沒剩幾個人。 所以薩維法軍真從這個方向進軍的話,其后勤補給將會面臨空前的挑戰,這相當于明軍采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只是這三千多里的后勤補給線,就能拖垮薩維法軍。 而且就算薩維法軍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終于過了開爾伯山口,打到了白沙瓦城下,也會遭到莫臥兒帝國守軍的迎頭痛擊。 莫臥兒帝國現在可是大明朝的藩屬國。莫臥兒軍打明軍肯定打不過,但跟打薩維法軍至少是五五開。 所以,阿巴斯二世的小心思,對于某教某某軍來說有害無益,反而給了李巖所部各個擊破的機會。 ……總之,中亞戰場還風平浪靜。但是哈薩克草原的大戰卻已經正式拉開序幕。 朱慈炯親自率領的斥候騎兵,在哈薩克草原的邊緣地帶遭遇了哥薩克騎兵的一支偵察小隊,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爆發了。 此時,跟在朱慈炯身邊的親兵隊長是周培公。周培公說道:“定王,敵人數量是我們的數倍,要不然先撤?” “撤?為什么要撤,不過是我們的數倍而已。”朱慈炯卻絲毫不懼,哂然道, “這么點人還不夠我們塞牙縫的呢。”周培公有些為難道:“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朱慈炯打斷他道, “傳我命令,拉開橫隊迎上去。”周培公沒有辦法,只能下令展開隊形,很快,一百多斥候騎兵就左右展開,形成了一個巨大正面,然后催動戰馬迎向前方的哥薩克騎兵。 對面的哥薩克騎兵見狀也同樣展開騎兵隊形,形成一個更加寬的騎兵橫隊,而且前后有三個橫隊,然后挎著馬刀,端著長矛緩緩逼過來。 少數哥薩克騎兵的肩背上還挎著一支火繩槍。西方世界的騎兵已經普遍裝備火繩槍,像瑞典王國以及法蘭西王國的騎兵,火繩槍更是徹底取代了騎兵用的長矛,騎兵的制式裝備變成了馬刀加火繩槍。 但是哥薩克騎兵更加青睞長矛加馬刀,所以火繩槍數量很少。只有進入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哥薩克騎兵裝備了大量火繩槍。 所以,哥薩克騎兵是一支傳統的冷兵器騎兵,跟明軍騎兵之間存在著代差,而且是足足兩個代差,不在一個位面。 周培公也不是擔心打不過哥薩克騎兵。而只是單純的擔心朱慈炯的安全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