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黨支部就要帶民富-《草原有條月牙河》
第(1/3)頁
年節好過,平常日子難熬。這是月牙河村老人們常掛在嘴邊兒上的一句話,蘊藏著樸素的生存智慧和哲理。意思是說,過年過節就那么幾天,根據各自的條件可以“窮過”可以“富過”,平時日子長啊,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得張羅?日子好壞不在一時,而是在長久。
怎么讓月牙河村的人們“長久”地過上好日子呢?村黨支部動起了心思。特別是特木爾,剛剛接過重任的他感覺到了壓力很大。
中秋節前,袁振富去找過特木爾了。是想通過村黨支部和鄉里反應一下,老師欠薪的問題必須重視起來,必須盡快解決。因為,這不僅僅是關系到教師家庭的生活,還關系到社會的穩定。
特木爾當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可怎么辦才好呢?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
為了表示對袁振富的同情,特木爾特意拿出五十塊錢,算是借給他的,讓買點兒好吃了,讓孩子過個快樂的中秋節。袁振富怎么能接呢?又苦于撕巴不過特木爾,只好攥在了手里,臨走時悄悄放在了外屋的窗臺上。
當特木爾送走袁振富回來進屋,發現了已經攥得皺皺巴巴的五十塊錢,心里不是個滋味兒。
中秋節過后,特木爾特意跑去哈達鄉政府,見到了鄉領導。然而,有些問題真不是鄉里能決定的。理解歸理解、同情歸同情,解決——是解決不了的。
老師群體的暫時困難只是個例。月牙河村還有很多戶人家在溫飽錢上徘徊、掙扎,他們的生活如何好起來才是大事啊。
特木爾很撓頭。連續召開了幾個會,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貧窮的原因分析了一大堆,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卻都沒有好辦法來脫貧、治窮,除非——伸手向上面要。要政策、要項目,特木爾能接受,直接要救濟,他覺得臉上無光啊。
馬上就進入新世紀。難道,月牙河村在21世紀里還要貧窮下去嗎?改革開放將近二十年了,落后的面貌還不能徹底改變嗎?如果日子就這樣不溫不火、混吃等死地熬著,那還要我們黨支部干什么?
特木爾捫心自問!
…………
李春草歷經“磨難”嫁到了月牙河村,由于性格比較外向,很快就和村里的人混熟了。然而,阿來夫很不放心。并不是說阿來夫心眼兒小、懷疑這個懷疑那個,他是不放心李春草跟“長舌婦”們攪和在一起。
為此,兩人還鬧過幾次半紅臉兒呢。再后來,阿來夫就叮囑李春草啥話該說啥話不該說,啥話該傳啥話不該傳,啥話該信啥話不該信……就順其自然了。當然,李春草畢竟是有文化的,能分辨出好歹,她和這些“長舌婦”交往就是為了解悶兒,絕對沒有與此群體同流合污的意思。這樣一來還挺好,阿來夫經常會聽到一些小道兒的、有趣兒的消息。
最為有趣兒的是,李春草這一天竟帶回了有關阿來夫的小道兒消息——他偷偷摸摸地和“大金牙”打得火熱。
“大金牙”何許人也?是一位搞廢品收購的男子,如今已是年過半百了。滿嘴黑牙就有一顆金光閃閃的、后鑲嵌的門牙,故此得名。
李春草挺生氣的,自己的丈夫竟然和“破爛王”秘密聯系,還有點兒出息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