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二:河流是鄉村的血脈-《草原有條月牙河》
第(1/3)頁
我小時候,家鄉有兩條河。一條水量挺大,繞村東北而過;一條水量較小,從村子西南部發源,屬于多眼山泉匯集,然后流向東南,注入一條更大的河。
有河環繞的村莊是有靈性的。沒有河流的村莊,總給人干巴巴的感覺,好像是土里土氣的。
有兩條河的村莊,絕對是富有的——當然,不僅僅是指生活層面的富有。
有河水流過,旱季里澆大田就方便多了。不管是馬車、牛車,后來是柴油“四輪車”,拉著大水箱到河套裝滿水,再拉到地里。如果幸運的話,自家的地正好在河邊兒,那就美了,直接鬧個抽水泵就可以澆地了……
有河水流過,牲畜喝水可方便了。同樣是馬車、牛車這回還得加上力氣不大的毛驢兒車,上地或回家時路過小河,自然停下來讓它們喝個飽兒。特別是放羊的,羊群一過,像聚餐一樣享受著河水的甘甜……
有河水流過,消夏避暑就有了好地方。大人穿著褲衩,小孩兒干脆一絲不掛,在河水里“撲通撲通”一頓折騰,洗去了暑熱,洗去了煩躁。這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有河水流過,日子就感覺很滋潤,很有味道,也很有奔頭……
…………
后來,我考學走出了家鄉,就不太關心河流了。在外漂泊幾年回去的時候,突然發現進村時不用趟水了——我驚呆了……
“這是咋回事兒啊?”我問爸、媽——當時,爸、媽還在世呢。
媽媽說:這幾年天太旱,河就干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