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到天一黑,安民軍又會借助黑夜的掩護,以絕對的人數優勢和猛烈的炮火,把丟失的陣地奪回來。 說起來,江黎知道自己沒有制空權,所以他的重炮在白天幾乎不使用,因為一旦使用就容易被當成重點打擊目標。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倭寇也就不再組織大兵團進攻了,反而是利用一場一場的下中小規模戰斗,不斷的利用炮火和轟炸,殺傷安民俊的有生力量,打擊他們的士氣。 然而他們又哪里知道,現在全國各地的抗戰熱情都已經點燃,每天都有大量有識之士從軍報國,所以江黎根本不缺兵源。 經過這兩個月的大戰,他麾下的軍隊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了三百二十萬。 至于后勤補給同樣不必擔心,因為江黎的名聲傳開,他的治國政策同樣被廣為流傳。 隨著更多的細節被天下人知曉,除了部分士紳地主富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套政策很好。 于是乎他們自發的開始組織捐款捐物,希望江黎能打贏這場仗,然后一統整個華夏,讓全天下都實施這套政策。 就連那些,不是完全認可江黎政策的士紳地主富商,也都拿出了部分家產,用于支援前線戰斗。 不為別的,就為了江黎說的那句,“抗戰救國,可抵前罪!” 這話不就是明說了,你不抗戰救國,到時候就得清算以往罪行。 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受過教育,有些見識的,自然明白去財消災的道理,所以咬著牙還是除出了些血。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覺悟,其中還有不少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他們非但沒有捐錢捐物,還利用自身影響力,發起了國難財。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 且說江黎這邊,他在得到民間大量的捐款之后,再次利用這些錢財,與西方列強進行交易,而這次他購買的只有飛機和彈藥。 他已經受夠了倭寇的轟炸,他準備給他來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讓倭寇也嘗嘗被轟炸的滋味。 正在江黎,還在等待西方列強的武器裝備時 ,他卻是收到了兩個壞消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