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擁抱次貸危機-《最長一夢》
第(2/3)頁
……
南池子會所。
公事談了三天結束后,今天算是私下里老友相會。
七年過去了,曾經的四個大學好友,也都成熟了太多……
不過私下聚會,還是比較放松。
西花園。
蔡麗看著亭臺流水、假山花園,在一處魚池邊仰頭見天空湛藍,笑道:“平京天氣變得這么好,和咱們集團花了那么多錢植樹造林有些關系吧?”
張青笑道:“這個功勞咱們不敢搶,塞罕壩幾十年前就開始了。”
蔡麗沒好氣道:“我又沒說全是我們的功勞!”
張青笑道:“那肯定是有的,冀、蒙、陜、甘、西疆,一路西去,集團差不多種了兩億五千萬棵樹。要是加上西南、江浙的速生林,那就更多了。”
吳曼雙腿并齊,難得如一個小女生一樣坐著,笑道:“有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總覺得做夢一樣不真實。以前讀書時好多人說,不要抱有太虛幻的想法。對大多數華清學生而言,考上華清,其實就已經是一生的巔峰了。往后的學習、工作中,就會慢慢發現原來自己越來越平凡,甚至是平庸。那時肯定沒想到,畢業后會做這么多偉大的事。”
金星道:“我前天在網上刷帖子,看到這樣一個說法:憑什么有人以為,他寒窗苦讀十年,就能比得過我們家三代人的努力和積累。你們覺得這句話對不對?這個說法在我們身上就不成立嘛。”
李楚東搖頭道:“你這是幸存者偏差。現在來看,隨著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寒窗苦讀十年能出人頭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蔡麗道:“關鍵這里面有個很惡心的也很自以為是的邏輯,他們覺得他們三代家族的富有,是因為他們爺爺、父親們努力得來的,這就太不要臉了。九十年代以前,進工廠當工人被視為鐵飯碗、金飯碗。但工廠招新是怎么招的?世襲罔替啊!這些人占據著國家最好的生產資料,過的日子遠比十億農民寬裕的多的多。回過頭來嘲笑人家祖輩不夠努力?這簡直不是人話。”
金星樂道:“偏偏好多人覺得,好有道理的樣子。”
李楚東笑:“還有一種,現在網上有不少替果黨替地主翻桉的,把他們視為文明的象征。其實吧,要是喬澤濤之流這么說也就算了。那孫子祖上就是知識分子,放民國也能活的不錯。可居然還有那么多普通網民跟風吹捧,他們難道不知道,如果沒有土改,他們祖上怕是都得活活餓死,都是佃戶?所以說網絡這個東西,不好說。感覺上面說話的人雖然多,但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這個東西如果不被管控好,很容易被人帶節奏。”
金星道:“一管就怨,一放就亂,不好搞。別說網上輿論,就是學術界。只要管的稍微嚴一點,立刻一群學閥大老們開始發聲,又要迫害學術界啦,不尊重學術界啦,開歷史的x車啦。可你敢不管,你去看看他們的經費,申請下來先裝一半進自己的腰包里。至于日常生活吃喝玩樂,通通開票報銷。他么去夜總會泡妞,都問人家要發票。一筆經費下來,能有三成用于科研,都算有良心了。我們和不少大學實驗室本來都有合作,但從03年往后,這些合作越來越少。非要合作不可,寧可去港島或者美國。不是我們不愛國,愛不起啊。”
張青呵呵笑道:“也是沒辦法的事。學術界只是一個影子,其他圈子里都一回事。前一陣我師姐王梓桐給我看了一張港島電影拍攝報賬單,上面寫的草帽,單價五千美元,訂購二十頂。燈泡兩千人民幣,訂購四百個。我把這個單子傳真給了趙琳,問她怎么看。她苦笑著說,這就是這個圈子的現狀,從采購到制片,想方設法撈錢,能撈一筆是一筆。”
吳曼問道:“那你怎么說?”
張青道:“我讓人把這份賬單復印了十份,擴大,貼在了橫店各處通告欄上。然后業內通知,趕絕這樣的劇組。世界這么大,外面怎么樣,我們管不了,也管不著。但在我們的能力范圍內,誰敢亂來,我們就讓他沒有飯吃。坑投資人的錢,一次兩次坑的爽,往后誰還愿意往這種爛攤子里投錢?不搞正規一點,砸的是我們的飯碗。這的確是一個混濁的世界,但只要我們不隨波逐流,總能弄出一方清澈的山水。”
幾個人小鼓掌,隨后一起哈哈大笑。
正說話間,齊太行、張天歌帶著四個弟弟妹妹進來問好。
吳曼、蔡麗看到小五張悅欣牽著妹妹張悅怡過來,兩人稀罕極了,一人抱過一個過來。
四個小子則和金星、李楚東大眼瞪小眼……
金星繃不住笑道:“你個西瓜,一眨眼就六個娃了,我們還沒結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