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爭!-《從武當開始的諸天之旅》
第(3/3)頁
最后四個死,他說的極冷。
宋貂寺依然沒有答話的意思。
「最好那徐鳳年與他一起死!」
此時徐鳳年一步千里,往張燕歌與王仙芝大戰的地方趕來。
王仙芝心口竟然血流不止。
而張燕歌除了面色慘白之外,再沒有別的傷勢。
王仙芝虛弱的說道,「老夫還是個讀書人時,與一位前輩書生交心。他說了一句話,時至今日老夫卻依然記著。
與其文載青史,不如頭懸國門。
可在那亂世之中,這位書生不過是死在了兵荒馬亂里,既沒有將一腔抱負付諸廟堂,也沒有死得其所。
老夫聽聞死訊,給他收尸之時,不過就是從路旁泥濘的百余具橫豎尸體里,扒出來后,草草埋葬了事。
這位君子生前所佩長劍,大概能值幾十兩銀子,早就給人拿走。君子遺物,就給小人當成了換取官帽或是酒錢的貨物。」
張燕歌看著他,王仙芝接著說道,「我王仙芝不曾擋過一名后輩的前路。老夫坐鎮東海,在世一日,便不曾有劉松濤這般有恃無恐的武夫,禍亂人世。
朝廷勢大,有鐵甲在身鐵騎馳騁,老夫不想著武者們遇上太平盛世的官府欺壓,以及亂世光景的兵匪游掠。
不想著武者們可以輕松應對,只希望更多武者在走投無路之時,甚至是在死前,能夠向前站出一步,而不是只能跪下去,磕頭求饒。
王仙芝所求不多,不過是送給天下武者這一步,一步而已。」
王仙芝說到最后一句話的時候,張燕歌搖搖頭。
「你說的那一步不好邁的,我師父告訴過我,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他行俠仗義,救了一家三口。
一年后那一家三口還是死了,死得很慘!」張燕歌回憶道。
「我師父便下山,一人給江湖打出了七十年的太平。我行走江湖時,惡人們都藏在暗處,那種大女干大惡更是沒有。
我初入江湖前,我師父告訴我。
若是行俠仗義,那便將一切后患都鏟除!
我來這里見過一個為了保護兒子,給一幫山賊下跪的父親。我若是沒有遇見,他兒子應該能逃走。
可若是按你說的往前走一步,那對普通人而言代價太了。」
「那你張燕歌,能保護所有人不成?」王仙芝問道。
「我會盡我所能。」張燕歌認真的說道。
lq.
八月南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