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光是從門面上就能看出音樂社和其他社團的致命差距—— 其他的社團活動室大多都是普通的木質門,頂多是做工上考究一些。 但音樂社則完全不同,大門用的是和學生會會議室一樣的紅木,上面花紋雕刻栩栩如生,手指撫摸上去仿佛能摸到虛無縹緲的古典人文氣息。 如果事先不知道音樂社的社長是誰,逛遍了整個活動中心,最后走到這扇門前,明日川也該猜出來這里的主人是何方神圣了。 能炫富到如此浮夸反而不像是炫富的,就只有那個站在仁德之巔的女人。 任何人走到這扇門前,望著富麗堂皇的紅木浮雕,都會產生心理壓力。 但明日川不會。 別說是這扇門了,就算是這扇門的主人站在他面前也不過是個普通女人罷了,畢竟她的命都是他救回來的。 推門而入,悠揚的音樂聲宛如青樓的姑娘們個個笑靨如花,簇擁著明日川將他迎入活動室。 仿佛是進了維也納音樂廳,打穿兩層樓隔板和占地寬闊的音樂室中間是巨大的舞臺,舞臺上擺放著數臺鋼琴,不少一看便出身豪門的女生正在優雅地練習曲目片段; 小提琴手在調音,吹薩克斯的悶騷男正在練習指法……這當然不是貶低那男生,而是想吹好薩克斯,演奏者就要跟薩克斯融為一體。 錯的不是人,而是樂器。 明日川體會到了跟弓道部完全不同的體驗。 因為那扇門實在是太大了,有人進來想不被發現都難。 一開始,還只是那些好事者瞥了兩眼,但當這些女生收回目光在腦子里處理視網膜上最后的影像時,她們便愣住了。 調音的小提琴崩了音,原本還悠揚婉轉的鋼琴曲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頓時亂做了一團。 但好歹是些大家閨秀,失態了一瞬間便止住了手中的動作,于是鋼琴聲在開始混亂的剎那便同時戛然而止。 這一停不要緊,瞬間從高潮跌入谷底的反差讓整個音樂社都安靜了下來,就好似是吵鬧的班級總有那么一瞬間大家都住嘴,以為是老師悄無聲息摸進來一樣。 那其實是因為大家嘈雜的聲音頻率在某一時刻恰好相近,近似頻率的聲音在人耳中會比嘈雜的雜音來的小一些,所以每個人都以為周圍安靜了,大家都住嘴,便真的安靜了。 但此刻很顯然不是因為聲音共振,而是這些少女們的情感共振。 被女生們帶偏了路,男生們也停下了手中的樂器望向走進來的神谷明日川,一時間音樂社鴉雀無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