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昌平君此言差矣,秦國一旦開啟滅國之戰,各國必然自危,楚國自然也一樣,面對絕境,他們也必然會團結,低估對手有時候只會給自己帶來沉重的打擊,秦國奮斗近百年才有了如今這般國力,不可因為疏忽大意而導致國力受損。 何況,秦國的目光不單單是六國,還有北境的胡人以及南越之地。 既然要一統天下,那自當開疆擴土,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我大秦領土!” 洛言極為霸道的宣揚道,語氣激揚。 “想要完成這豐功偉業,自當要謹慎再謹慎,不可因為秦國如今國力昌盛就疏忽大意,輕視了對手,臣還是建議,暫且等等,秦趙兩國世仇,更有長平之戰的仇恨,若是逼迫太狠,只會引起反效果。 比起直接出兵滅趙,臣建議足部蠶食為上策。 趙王偃身體不適,太子之位懸空,在這個關鍵節點,趙國必然不會為了幾座城池與秦國死戰!” 洛言繼續說道。 “櫟陽侯說來說去,其意思便是主張不出兵攻趙,此等良機若是錯過,一旦趙國新王繼位,再想找尋這樣的機會,那可就真的很難了。” 昌平君尚未說話,一旁的昌文君憋不住了,開口道。 “新王繼位?昌文君可曾去過趙國,對趙國朝堂之上了解多少,又對趙國權貴了解多少?” 洛言聞言,不由得想到了那荒唐無比的便宜徒弟公子遷,忍不住開口反駁道。 說真的。 就公子遷那德行,讓他當了趙王,趙國的國運只會直線下降。 這貨比起他父王趙王偃更坑,玩的更狠,十足的紈绔子弟,還是無法無天的那種。 就那種摸黑潛入趙王偃后宮的行為,就惡心無比……洛言都是躺平的。 “這……” 昌文君眨了眨眼睛,一時間無言以對了,他對趙國了解確實不如洛言多。 畢竟洛言是真的去過,且切身體會了一番趙國的風土人情。 這一點,昌文君肯定比不過。 洛言卻是昂首挺胸,理直氣壯的說道:“臣剛從趙國回來,此番建議推遲出兵,也是出于此番考慮,趙王偃身體病重,期間啟用了春平君,但郭開的位置依舊無法撼動,臣以為,趙國的太子之位必然是公子遷的。 一方面是因為郭開,另一方面則是王后倡姬。 趙王偃對于王后倡姬極為迷戀,堪稱到了癡迷的地步,公子嘉就算回國,也無濟于事。” 甚至只需王后倡姬稍微懂點手段,比如用點藥,公子嘉如何能比? 司馬尚等人也無計可施。 這便是枕邊風的可怕。 哪個男人能頂得住身邊人的耳鬢廝磨,能頂得住一次,能頂得住十次百次嗎? 只要投降了一次,那對手就沒得玩了。 洛言頓了頓,繼續說道:“公子遷如何,想必諸位也有所耳聞,他繼位,對于秦國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臣建議,再等等,等趙國更加混亂一些,如今若是一鼓作氣要滅了趙國,只會讓趙國上下一心,與秦國魚死網破。 秦國一旦不顧忌燕國以及北境胡人,集全國之力,與秦國不是沒有一戰的能力。 到時候,秦國就算真的滅了趙國,也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 隨著洛言凱凱而談,在場不少人都被說服了,昌平君幾次想要開口,洛言卻直接搬出了楚國需六十萬兵力方可拿下,直接堵住了他,讓他只能憋著。 甚至昌平君有些擔憂,若是洛言調轉槍頭,想要對楚國動手,那怎么玩? 嬴政對洛言的寵信已經到了離譜的地步! 此番本想將秦國帶入趙國這座戰爭泥潭之中,只要操作的好,讓秦國損失慘重不是問題,可現在……洛言太棘手了。 不過說到底。 還是嬴政和洛言的關系太硬。 。。。。。。。。。。。 朝會很快結束了,雖然沒有確定下是否出兵,但朝中重臣的意見已經不統一了,這對于洛言而言已然足夠了。 現在就需要拖,給郭開和公子遷拖時間,不能讓秦國出兵攻趙,若是如同歷史上一般,將李牧逼出來,讓他成了趙王的大將軍,統帥三軍,那秦國的樂子就真的大了。 有李牧的趙國和沒有李牧的趙國,那完全是兩塊不同的肉。 沒有李牧的趙國可以隨便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