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刷刷刷,三十一個字的論文標題出爐,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論文的題目還是比較低調的,這是冠以“探索”二字。 不過內容卻一點都不低調,蕭銘已經能夠想到在物理學界和能源行業,這篇論文的價值不亞于是一枚核彈。 人類幾次科技革命都和能源有關,英國的工業革命是因為瓦特蒸汽機的發明,上個世紀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核能的發現。 如果在微核領域有了重大突破,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國擺脫了對化學能源的依賴,那么對人類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 畫面很美! 論文用中文寫作,用超級小初自動轉化為英語。 這一次,論文將同時投向夏國的知名學術期刊《夏國科學》和全球最著名的科學類學術期刊《自然》。 蕭銘之所以選擇《自然》而不是其他雜志,也是有自己的考慮。 《自然》雜志對論文字數的要求不高,內容的重點偏向于該領域重大的突破和發現,對過程性研究披露的不多,因此蕭銘需要公布的公式和實驗過程也不多。此外,《自然》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雜志之一。 蕭銘在論文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時簽下的還有徐利民和團隊七名研究人員,他們將分享到這一次偉大的成功,也一定會將自己的名字印刻在人類的科技發展史上。 夏國,燕京。 《夏國科學》雜志總部,物理編輯部。 “胡主編,這里有一篇論文?!必熅幮√圃谑盏绞掋懙恼撐暮蟮谝粫r間向主編反應。 “看內容沒有,按程序辦理。”胡主編哼著歌兒,閉目養神。 為什么夏國的科技類學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質量不高,影響力沒有西方雜志的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里編輯的質量就這樣。 夏國的學術類期刊,也成了各大高校老師和學生們刷論文的地方,它唯一的功能也只剩下了這個。 小唐額了一聲后,說道:“不是,那個主編,這篇論文的看不太懂,需要你過目?!? “看不懂的放在那里,明天我找學校的老師來看。胡主編繼續哼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