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震撼全球(二)-《學霸的黑科技時代》
第(2/3)頁
巨大的轟鳴聲后,高能的等離子猛烈的撞擊著發射臺地面,淡藍色的火焰擁有強大的爆發力。
沖擊波從發射架向四周波散開,遠處草坪青草瞬間化為灰燼。
火箭筆直的直沖云霄,一轉眼就不見了蹤影,不少西方記者的鏡頭根本就來不及捕捉火箭深空的場景。
這就是可控核聚變發動機帶來的強大的動能,讓人心生畏懼。
吉姆看著早已經平靜的天空,久久說不出話來,他這下明白了為什么盤古科技不要NASA參與本次營救行動。
因為技術代差,NASA在本次的合作中不能幫到任何忙。
吉姆身后的NASA專家們則死死控制室的大屏幕,上面有火箭運行的參數——初始速度、加速度、突破地球引力的時間等等。
NASA專家們拿出的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將這些參數記錄下來,隨后進入自己的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盤古科技非常大方,隨意他們記錄這些數據,就算是NASA拿到數據,這些數據也是死物沒有任何作用。
結果出來了,可控核聚變發動機給火箭帶來大推力和加速度是普通化學燃料火箭無法比擬的。
NASA的專家們的臉色非常不好,將飛船的參數導入地球和火星之間通道,再考慮引力的作用,可以得出螢火號飛行抵達火星的時間的確在三十天以內。
速度是米國飛行器六倍以上。
而且NASA還知道,這僅僅是盤古科技匆忙研發的第一代發動機,未來還有第二代三代,今后一兩周前往火星會成為常態。
技術人員就將數據發往NASA總部,NASA則聯合米國多家物理科研機構對數據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
斯坦福物理實驗室得出結論:“令人震驚的速度!這是人類目前為止最快的速度,盤古科技已經遠遠將我們拋在了后面。”
麻省理工則回應道:“過去的幾個月,我們懷疑、不信任甚至充滿諷刺,如今看來,盤古科技的確有能力在一個月以內抵達火星。”
《時代周刊》更是對該事件進行持續跟蹤的報道:“我們還記得不久前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組想方設法的阻止蕭銘和他的團隊獲得該獎項,今天這個團隊的成就已經遠超諾獎任何一屆得主的成就,超弦理論和引力波的論述更是可以比肩《相對論》,不知道錯失蕭銘,是諾獎的損失,還是蕭銘的慶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