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城,原本是夏國能源最匱乏的城市。 即便在十年二十年前,江城興起工業之時也是能源匱乏城市,需要從鄰近的城市買入大量的電力。由于電網的電力太貴。江城在一段時間對那些大大小小的不正規的水電站、火力發電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種行為也導致江城在過去十多二十年徹底淪為粗放型的工業城市,由此帶來的城市生活質量和城市觀感顯而易見。 盤古科技的出現改變了江城的經濟結構,以氦三為可控核聚變的成功運行也徹底改變了江城的能源結構。 如今江城的電力還有剩余,可以供應附近的城市一直到滬市。剩余的電量甚至能夠滿足滬市的電量需求。 這樣的轉變只是說因為核聚變實驗室的富余電量,科技就是這么強大。 盤古科技江城后山的可控核聚變未來將擔負兩個任務,一個是繼續完成盤古科技的可控核聚變任務,一個是江城以及周邊的城市持續供電。 此時,滬市。 夏國能源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正在開會研討未來夏國能源的發展模式。 盤古科技帶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在一年前的會議上就被討論過,當初因為可控核聚變原材料過于昂貴卻不具備可持續性被大家否決。 “只能作為盤古科技自己的實驗,無法商用。”這是當初大家對可控核聚變商用的評價。 但是今天不一樣,當月球的土壤抵達江城并且被盤古科技順利提煉出氦三之后,這個評價無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