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祥吉兆-《宋時雪》
第(1/3)頁
宋瓊臺儋州海邊小漁村
小漁村為大宋吳王、太師、宰相李三堅的出生地,原本是個無名偏僻小漁村,村中有漁民、蜑戶三十余戶,人口百余人,后李三堅狀元及第,小漁村便命名為了“狀元村”。
小漁村命名為狀元村之后,附近鄉民是慕名而來,均是想沾沾狀元的喜氣,官府也在狀元村修廟立碑的,一些鄉民也定居在了狀元村,使得狀元村是越來越熱鬧,久而久之,狀元村聚居的鄉民就達百五十余戶,人口五百余人,成為了儋州一個不小的村落。
“媽祖護佑,護佑我等一切順利!”
“祭拜上蒼,惡波、海鬼遠離!”
此日狀元村的百余蜑戶準備前往珠池采珠,設下香案,擺上三牲、果蔬等,祭拜海神、上蒼,之后就拔錨起航。
百余蜑戶前往珠池采珠,前來送行的,看熱鬧之人多達數百人,聚集在岸邊,或擔心垂淚,或千叮萬囑,小兒拍手踏水嬉戲,場面較為熱鬧。
“呼...呼...呼...”
正在此時,一直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上忽然刮起一陣海風,咸咸濕濕的撲面而來,掀起了眾人的衣角,揚起了眾人的發梢。
海面也忽然起了一層薄霧,朦朦朧朧的,像青煙,像薄紗,薄霧之中,海水蕩起了些許波濤,撞擊著海礁、岸邊,發出一陣“嘩嘩”的聲響。
“老爹,這...還能前往珠池嗎?”天氣忽然發生變化,使得采珠蜑戶有些擔憂,于是一名蜑戶問向領頭的老蜑戶道。
海邊起了一些海風、薄霧、波濤不足為奇,此為常事,而蜑戶們擔心的是風越刮越大,從而造成采珠的困難與危險,同時天氣忽然發生變化,也非吉兆。
“再等等看吧,不行就過些日子再去吧。”老蜑戶看了看海面后答道。
李三堅經略江南以來,雖廣南西路的瓊臺儋州并非他的轄地,但李三堅奉母之命,曾經發公文至廣南西路、儋州,望他們多加照顧家鄉之民,輕徭薄稅等等,而廣南西路、儋州的官員也不得不給李三堅這個面子。此時李三堅獨掌朝政之后,他們就更加照顧狀元村的鄉民了,輕徭薄稅,給他們另尋生計等等,因此狀元村的蜑戶、漁民等此時也不一定非得去珠池采珠,才能夠糊口的,種地、打魚撈蝦或者做些小買賣,也是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的,日子過得還是較為滋潤的。
廣南西路或儋州的官吏,還經常下來噓寒問暖的,以求進身之機。
“船...船...老爹...船...船...”
“哪里來的船啊?”
正在此時,許多人都看到了,薄霧之中忽然駛出了一條大船,大船乘風破浪,緩緩而來,但卻未靠近岸邊,只是停在了遠處海面之上。
海邊眾人頓時被大船吸引住了目光,紛紛跳入海水之中,看著這條不知來自哪里的大船。
“船上有人,是名女子?”一名目力極佳的蜑戶看見了大船桅桿之上,似乎有一名女子正在翩翩起舞,于是嚇得指著大船桅桿大聲喊道。
眾人聞言連忙抬眼望去,桅桿之上確實有名女子,朦朦朧朧的看不清面容,只是看到了上身為海藍色斜大襟上衣,下身為上紅下黑拼接的寬腿直筒褲。
藍衣女子邊舞邊歌,歌聲渺渺,舞姿輕盈優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