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元清都覺得,當年自己心中一個突兀想法,竟然成了自己的聚寶盆,毫無疑問以目前來看,他將再次蟬聯今年的作家富豪榜了。 與一汽不一樣,《秦氏寶典》新華社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月一結的,每個月結算款也是高低不同,開學季無疑是最高的,而后面就開始比較低。 水木大學開始放暑假,但是秦元清可沒有暑假的說法,對于科研人員,其實是沒有暑假的,學生暑假的時候,科研人員基本上繼續著科研項目。而對于教授而言,很多人則是被邀請去企業開講座,也算是能獲得一筆收入。 對于大學教師而言,其實真的想要搞外塊,并不難,可以開培訓班、講座、上電視甚至是開公司,都是穩賺不賠的。 秦元清打了一個課題報告,便是研究航空發動機,是的,秦元清開始對航空發動機動手。 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為航空器提高飛行所需動力的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 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利堅、俄國、大不列顛、法蘭西等少數幾個國家,技術門檻很高。 別看華夏有自己自主研制的殲10戰斗機,還有已經試飛的殲20戰斗機,但是卻沒有屬于自己的航空發動機。 一旦打仗的時候,那么這就很危險,容易被卡脖子。 不過秦元清打報告上去,結果卻被打回來了,上級委婉的說,目前已經有專門的團隊在研發,然后說了一堆東西,秦元清只是淡笑,不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在這個領域,上級不信任么。 目前華夏最有名的兩個航空發動機科研莫過于‘昆侖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 ‘昆侖發動機’早在1984年就進行立項,定位是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經過幾百項嚴格的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考核試飛后,于2002年7月被正式批準設計定型。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制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昆侖發動機’的研制單位是華夏一航奉天發動機設計所,研制周期長達18年,然后試飛時間長達8年,直至如今才真正投入使用。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從只能測繪仿制、改進改型跨入了自行研制的新階段,結束了我國長期以來不能自行研制航空發動機的歷史,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翻開了自主發展新的一頁。 ‘昆侖發動機’的推重比為7:1,最大外徑882毫米,總長4635毫米,燃氣發生器大修間隔時間不少于6000小時,動力渦輪大修間隔時間為20000小時,動力渦輪總壽命為100000小時,燃氣發生器總壽命為40000小時。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昆侖發動機’立項于1984年,對準的是二代半戰斗機,它一成功實際上已經落后了,現在都是換裝在殲7、殲8飛機。 ‘昆侖發動機’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它的出現只是代表我國可以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但是依然無法改變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 ‘太行發動機’,這些年不斷出大新聞,鼓舞人心。‘太行發動機’于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底才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27年。其由華夏航空研究院606所研制,是國產第三代大型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號稱‘天下脊梁’。華夏第一臺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取名太行,其意義不言自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