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航電系統-《重生科技學霸》
第(2/3)頁
秦元清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到戰略運輸機的改進上,如果是從無到有,那么難度自然非常大,可是在已經有的東西上進行優化改造,那么難度就沒有那么大了。
比如機身結構設計,采用新型材料取代已經落后的材料,然后優化結構,提升載重量,這對于秦元清而言只是多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搞定的。
在秦元清看來,C-17的機身結構有些設計還是存在不合理地方,多浪費了空間,節省這部分空間就可以提高載重量。
不過整體結構上還是保持不變,長度53米,高度16.8米,翼展51.81米。
而發動機方面,因為都是普惠公司研制的,實際上和F-119有著很大的傳承關系,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經過珠峰發動機、戈峰發動機的研制工作,技術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反而工作進度是最快的,2月10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在春節放假前夕完成了改進工作,可以說是春節最好的禮物。
航電系統工作是最慢的,這項工作由北航、哈工大、中航工業航電系統聯合開展,因為秦元清沒有提供C-17的航電系統,而是提供要求和機身布置,相當于重新研制一套航電系統,所以就慢得多。
航電系統,實際上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
以前的飛機都有,雖然都是叫這個名稱,對應的設備和設備的性能卻有千差萬別的不同。目前國際先進戰斗機都采用1553B數據總線,將飛機上大多數電子分系統交聯起來,通過任務計算機進行優化分析,不但給飛行員最準確的數據顯示,讓飛行員對飛機的狀態有最佳的把握,而且還能幫助飛行員完成相關動作,實現最安全駕駛和對敵最精確的打擊。
在具體物理連接上,計算機將飛機上雷達系統、火控系統、飛行狀態傳感器、導航系統、飛行員身體狀態系統、設備監控檢測系統、通信單元、攝像單元等等,全部實現交聯,達到信息的統一調度,為飛行員和地面指揮人員提供最科學最直接的參數做參考,以實現戰斗機的最優性能。
航電系統以美利堅的起步最早,也最為先進,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歐洲特別是法蘭西、瑞典開始迎頭趕上,不列顛也不甘落后,這些國家與美利堅的差距不斷縮小。
華夏自然不甘落后,從開始確定研制新型戰斗機開始就瞄準了最先進的現代航電技術,直接借用美利堅的相關理念。
隨著我國電信事業、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各個科研院所、大學都涌現出了很多電子控制專家、微電子專家,特別是從突尼亞運回法國陣風戰斗機后,我國的航電技術開始飛躍。
經過有關方面的努力,我國航電技術取得很大的成果,整體技術水平比俄國要領先一代,航電系統的兼容性比美利堅落后半代,整體來說我國航電系統的技術水平毋庸置疑是世界一流水平。
秦元清便是希望經過這不斷研制,可以讓國內航電系統追趕上美利堅。
年底工作相當繁忙,學校考核工作在1月中旬就完成,1月底就公布了考核結果,15個教職工考核不合格,經過面談之后解除了合同,在水木大學還是引起不小的波瀾,不過更多的人拍手叫好。
至于汽車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則是在元旦剛過二天就完成了考核,倒是沒有出現考核不合格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