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嫦娥四號發射-《重生科技學霸》
第(1/3)頁
12月30日,2018年的這最后一天,全國目光都轉向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因為在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上天。
早在之前,在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就已經向外界說明,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從月球背面軟著陸,這將是人類探月工程的一次壯舉。也是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收官之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所以不僅僅是華夏,其他各國也將目光投向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測器從月球背面軟著陸的難度,可比從月球正面軟著陸的技術難度要大得多。說是難度增加二三倍、三四倍,是絕對不夸張的。
一旦華夏真的成功實現了嫦娥四號探測器從月球背面軟著陸,意味著華夏擁有著隨時載人登月踏上月球的能力。
“秦院士,還得麻煩您來這邊跑一趟!”歐陽院士給秦元清打電話。
秦元清也沒有拒絕,一口應下:“沒什么,大家都是為國服務的!”
一個小時后,專車前來接秦元清,這輛車顯得很低調,但是卻是改裝過的車輛,汽車玻璃都是防彈玻璃。
沒多久,秦元清來到了國家航天局總部大廈,這總部大廈就位于阜成路,距離水木大學也就10公里路程。
在京城,除了國家航天局外,還有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航天遙感論證中心,連接著發射中心和各個科考船、科學研究站。
抵達國家航天局總部大廈,經過一番嚴格檢查后,秦元清來到了探月計劃地面指揮中心。
秦元清走進指揮中心的時候,這里已經有著很多人了,一個個都盯著前面的大屏幕,整個指揮中心,起碼有上百位工作人員,他們通過電腦聯系著全世界,時刻盯著。
畢竟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發射,發射之前需要再一次詳細檢查、氣象的觀測、各個檢測站隨時檢測飛行軌跡以便于控制。
與以往探測器需要進行數天飛行逐步的完成地月轉移旅程,這次嫦娥四號將會在繞地飛行數圈后完成這一壯舉。
指揮中心中,秦元清和一個個主要領導握手,比如如今華夏探月工程總設計師、華夏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比如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郝榮偉,以及航天總指揮!
然后秦元清也跟著盯著大屏幕,他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大屏幕上所有畫面。那上面不僅有聳立在發射架上、隨時待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還有嫦娥四號探測器,以及一堆復雜的數據。
“氣象1號,匯報現在的情況!”指揮中心有人詢問氣象情況。
隨后前方已經將最新情況匯報過來:“報告京城,目前風力十三節,我們觀測到五十公里外,風力有減弱到七節以下的跡象,預計三十一分鐘后,發射區上空風力下降,符合發射條件。”
“測控站報告情況!”
“監測站匯報,火箭正常,燃料循環系統一切正常,發射架隨時待命中!”
隨著流程一遍遍過濾一遍,隨后就進入倒計時了。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提高到最高,時刻注意著各方面監控的數據,掌控著各方情況。
當倒計時進入五分鐘前準備時,天氣情況也剛好進入最佳發射狀況,以此同時發射中心的情況也不斷匯報到位于京城的指揮中心。秦元清不由得暗自贊嘆,這航天工程真的是高精密工程,嚴謹已經滲透進每個人的骨子里面,一絲不茍地,難怪華夏能夠以小經費作出讓世界矚目的成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