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三腿金蟾-《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2/3)頁
助理繼續說道:“籌備委員會認為,月宮的金蟾是三足金蟾,正好三條腿代表著金蟾獎的三個分類——物理、生物、數學。”
“有點意思。”
至此,月球科學獎下面設立金蟾獎,以表彰全球最重要的物理、生物和數學科研成果,已經明確下來。本身月球科學院就是由華夏科學界組織,所以老外的意見并不重要,金蟾獎這種獎項,前期必然是比不上諾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是不要緊,等華夏實力越來越強,太空時代徹底來臨,諾獎終將被金蟾獎取代。
在2031年的下半年,月球科學院終于在10月份,于華夏智慧新城宣布成立。
以杜恪為首的十八位華夏頂級科學家,以及國外二十六位頂級科學家,共同當選為第一屆月球科學院院士。四十四位院士共同宣布了月球科學院的成立主張——引導人類科學與文明。
“相對于宇宙,人類是渺小的,但是人類又是如此獨一無二,我們用知識武裝自己,讓文明蓬勃發展。終有一天,即便是渺小如我們,也能徜徉廣褒的宇宙,探索無盡的未來,擁抱萬千的可能。”
杜恪在智慧空城上,慷慨陳詞。
月球科學院的成立,是全球直播進行,他的演講,也是面對全世界,翻譯成各種語言進行播出:“今天,2031年10月24日。在全世界的見證下,我杜恪將與查爾斯院士、北野武二院士、陶偉院士、謝爾蓋耶維奇院士……一起成立月球科學院,團結世界所有科學家,共襄盛舉。”
“月球科學院的主張是引導人類科學與文明,讓人類在和平的愿景之下,不斷提升自身科技,從而造福人類,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隨后,直播繼續。
四十四位院士,乘坐筋斗云客巴,前往了航空港。再通過航空港的航天飛機,飛向地球軌道,與太空港成功對接,并進入太空港內部的月球科學院駐地——也就是一節航空艙。
站在航空艙內部,感受著和地面相差仿佛的感覺,院士們無不驚嘆。
而世界各地收看直播的觀眾,也在不斷驚嘆。
華夏的科技實力,簡直恐怖的不像話。
杜恪與眾多院士們,隨后又去了太空港的玻璃觀景船艙,露天式的全方位玻璃平臺,就仿佛站在太空之中一樣,院士們一起合影留戀。
隨后杜恪說道:“月球科學院的起步條件有限,等月球基地建立完成后,我們就把科學院搬去月球,屆時我們在一起去月球上小住幾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