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無關-《孤島諜戰》
第(2/3)頁
上海確實很缺糧,就算是普通的富商,現在要想吃飽,都是不容易的事。
旁邊的付政說道:“上海現在一石大米,已經到九千元了,很快就要突破一萬。”
胡孝民佯裝詫異地說:“這么高了嗎?”
這么高的價格,他當然是知道的。畢竟,胡孝民的大本營就在上海,特工總部情報處,每天都會搜集市面上各種物資的價格。
不管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一地之物價,都屬于情報范疇。上海新區的情報組,每次的例行情報中,就包括了上海的價格和天氣。
這些情報,經過專業人士的分析,能推斷出上海的現狀和接下來要面臨的處境。
另外,還有情報人員,專門租住在吳淞江口和蘇州河邊,他們特意租住在二樓或三樓的閣樓,每天的任務也是拿著望遠鏡,觀察和記錄江面的日軍船只。
還有各個機場附近,如果周圍沒有房子的話,情報員只要天氣合適,就會在天亮前潛伏到機場附近,觀察日軍飛機的起落架次和機型。
至于從公開發行的報紙和書籍上搜集情報,就更加方便了。只要在上海發行的各大報紙,每天都有專人抄錄,整理之后報送重慶。
后大椿遲疑著說:“我和付主任有些擔心,上海這么缺糧,日本人到時會不會怪到我們頭上呢?”
胡孝民沉吟道:“上海的糧價之所以大漲,并不是因為糧食少,而是周邊難民大量涌入上海。只要我們清鄉進行順利,把新四軍趕走,他們自然會回到鄉下。到時候,上海的糧荒自然就消除了。這不是我說的,而是趙高官說的。”
上海糧荒,日本人早就責問過趙仕君。但趙仕君的論調,與日本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畢竟,清鄉開始后,很多人逃離清鄉區,也是事實。
清鄉表面上是打擊新四軍和渝軍,但清鄉部隊到了之后,他們與土匪無異。原本生活艱難的人家,現在更是活不下去,沒辦法,只好逃荒。去上海做工,或許還有條活路。留在農村,搞不好會活活餓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