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分工合作-《南宋不咳嗽》
第(1/3)頁
“沒錯,黃伯說的對,我們還在起步階段,不能馬上把技術傳給別人。等以后我們有了更好、更高的技術,才可以把舊技術傳授出去,這叫代差!只有保持住代差,我們才能站在食物鏈的dǐng端,才能咬到最肥的一口肉吃。”
洪濤覺得古代人一diǎn兒都不傻,經濟學原理他們沒學過,甚至沒聽說過,但是他們懂。
“那咋辦?”
泊福雖然每天都在叨嘮洪濤,但心里還是看重洪濤的意見,不看重也不成,人家就是撈魚多。
而且也不是外人,看到自己女兒那個眼神,老人就明白了,早晚這個大個子會成為自己的女婿。
“我是這么想的,咱們不是一個合作社嗎?就是一家人了,算一個整體。這樣的話,我們在生產中不用再分泊家、黃家、陳家,應該是一個整體,就像一個人一樣,有腦袋想問題、有手拿東西、有腳來走路,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如果一個人有兩個腦袋、四只腳、一只手那不成怪物了,您們說是不是?”
洪濤對陳名恩提出的這個問題早就有計劃,不過不能直接說,一定要等他們自己琢磨出來,然后再引誘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想,這就叫洗腦。
“濤伢子,有話你就說,我們疍家人不像土人一樣那么多講究,誰有本事誰就做話事人!”
黃海反應最快,他已經有diǎn明白洪濤的意思了,陳名恩和泊福還楞戳戳的沒琢磨過味道呢。
“我的意思嘛,就是我們大家分工合作!有專門出海捕魚的人,有專門運輸漁獲去振州出售的人,有專門在家給大家做飯、織補漁網、制作工具的人,有專門和土人聯絡買賣貨物的人,這樣就像一個人了,有頭有手有腳,哪兒都不多、哪兒也都不少。”
得到了黃海的支持,洪濤又把話挑明了一些。
“誰當腦袋誰當手腳呢?這個東西怎么分?”
陳名恩好像明白了,不過他沒吱聲,只是笑瞇瞇的看著洪濤。
泊福話密,性格最直,他沒全聽懂洪濤的話,不明白就要問清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