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三章 數量懸殊-《南宋不咳嗽》
第(3/3)頁
十個小時之后,帝國艦隊迎著夕陽的余暉在山東半島北部遇到了由西向東行駛的蒙古水師。在金色陽光的照射下,前方的海面上幾乎全是帆影,真是一眼望不到邊,反正瞭望手已經數不過來了,只能用上百艘來形容對方的數量。
“老天……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么多一模一樣的船。姑父,他們的編隊是不是太緊密了,這要是遇上大風還不都撞到一起去?”又過了半個多小時,對方終于進入了甲板望遠鏡的觀測距離,翁丫舉著望遠鏡,半天嘴都沒合上。
“他們都是縱帆船,雖然航速慢,但轉向很靈活。排成這么緊密的隊形主要是為了防止被敵人穿插分割,看樣子蒙古水師訓練的質量還真不錯啊。等他們拉近到三海里之后我們全體轉向正北。”洪濤也在仔細觀察蒙古水師的船隊,他們采用的陣型很怪,居然在海面上排出了一個箭頭形,看來他們對騎兵作戰的方式還念念不忘。不過這種陣型放到大海上真的好用嗎?天知道,洪濤想試試。
“大帥,前面就是金河國的艦隊,我們叫它們老鼠船,襲擊金州和獅子口的船只也掛著這種老鼠頭的旗子,他們轉向逃跑了!”當洪濤的艦隊正在轉向時,雙方已經拉近到肉眼可以看清楚船只的距離,察合臺做為蒙古水師的總指揮,也和洪濤一樣,站在最前面的一艘船上,手里也舉著一副望遠鏡。這架望遠鏡一看做工就是金河灣出品的商用型,現在這種航海工具在廣州已經不新鮮了,很多海商都不惜重金從海峽公司里購買一架。在大海上能多看出幾里地很重要,有時候直接關系到生和死,貴diǎn也值得。
別看望遠鏡是個小玩意,看上去沒有海船和大炮難造,其實這玩意想造好一diǎn不比大炮容易。它的目鏡和物鏡都需要合適的凹凸面和距離,制作的原料又是不太容易大量獲得的透明水晶,想照著樣品模仿真不太好辦。而且水晶的硬度極高很難加工,磨制的時候稍微重一diǎn就連修復的機會都沒了,除了翁家幾個從開始就跟著洪濤學習磨制鏡片的女人之外,連金河灣的工匠都玩不轉這些玩意。就算勉強造出來,看出去也是模模糊糊的,用處不大。
“不管他們,就這么幾條船,也敢來偷襲登州!現在的登州可不是幾年前的登州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可真是什么人掛什么旗,膽小如鼠之輩!”察合臺放下望遠鏡,不再去看向北遠去的敵人艦隊。他手里有兵心不慌,看著身后鋪天蓋地的艦船,即便敵人名聲在外,他也沒有了懼怕之心。
“大帥,默罕默德千戶發來旗語,詢問是否需要派船驅趕敵人。”這時一名副將走到了察合臺身邊,把桅桿上瞭望手收到的消息轉達給了主帥。要說這幾年來蒙古水師學得最像的就是這種海面上的信息傳遞系統了,他們在洪濤的旗語原理上自己總結出來一套東西,用于在水師中指揮協調,效果還不錯。這玩意沒法藏,只要別人知道了原理,費不了多少工夫就能模仿走,甚至比原裝的還好用。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