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章 不同以往的出航-《南宋不咳嗽》
第(2/3)頁
另外自己還得遠航一次,名義上是去視察開普敦港和卡爾堡的建設情況,實際上是要去圖的部落赴約?,F在已經是1241年五月了,自己與圖約定的時間遲了三個月,再加上旅程耗費的時間,估計會遲到半年多。圖是個死心眼,她堅信自己會回去,但也不能讓她等的時間太長,那樣她做為部落首領會很沒面子,尤其是做為一個女首領。
議會勉為其難的答應了洪濤的計劃,不答應也不成,目前還沒人能代替洪濤來視察海外領地的發展情況。這玩意需要現場指導,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完成這個任務。
可是金河號還沒修好,新戰艦也還沒造好,議會的意思是讓洪濤等到年底再出發,那時候海上君王號就可以下水了,開著新戰艦去海外領地視察,多風光啊。
洪濤可等不了那么長時間,他對那艘新戰艦也沒什么好感,主要是嫌它速度太慢。對于議會的建議,他用時間來不及給否了。目前開普敦港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很多問題都需要自己親臨指導,一旦耽誤了時間,說不定就會造成很大損失,所以自己必須馬上走。
沒有金河號、沒有海上君王號,洪濤照樣能走。他又不是旱鴨子,非得坐大船才敢出海,別說還有幾艘蛟鯊級戰艦可以使用,就算給他一艘捕鯨船,照樣可以跑到開普敦去。在這一點上沒人敢質疑洪濤的權威性,大海上的事兒,全是他說了算,他是疍家的領海人啊。
五月底,洪濤一個人帶著已經長到了一米多長的圖,在深更半夜登上了一艘蛟鯊級戰艦,悄悄的離開了金河灣,向著黑乎乎的大海深處駛去。就在他發出之前的半個多月,羅有德跟著一艘武裝貨船也從這里離開去了開普敦港,他是以海峽公司董事長的名義去開普敦港考察當地貨物情況的。海峽公司已經準備要把貿易航線向西擴展到非洲東岸,既然是要去做買賣,一定得先打聽好當地產什么、需要什么,他此行就是去干這個的。
在羅有德的船上還有十幾名帝國金屬集團、帝國造船廠、帝國化工集團派到開普敦港協助建設的工匠,他們是第二批外派的技術骨干,主要負責當地船廠、冶煉廠、鍛造廠和機械廠的設備建造調試工作,其中就有慈禧的倆個侄子。他們兩個一直在溫小七和齊祖身邊工作,也算是手藝不錯的大匠,其中一個還是齊祖研發線膛炮的主要助手。
表面上看著只是兩次普通的出航,但如果仔細觀察,也會發現有些許不對勁兒。羅有德走之前慈禧回來了,加上他的哥哥漆器,三個人嘀嘀咕咕了好幾天,然后慈器的兩個兒子和布什突然主動報名參加了第二批外派技術人員的行列。本來以他們的資歷和崗位,用不著這么早就去開普敦港進行基礎建設。
更奇怪的是他們的主管領導都很痛快的批準了他們的申請,理由就是這三個年輕人事先得到了總理的首肯。而洪濤的說辭也很理直氣壯,讓年輕人有獨當一面的機會,不要總把他們限制在某個領域里,這樣才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當洪濤的船燈漸漸模糊在黑漆漆的海面上時,金河口南岸那座燈塔二層慢慢走下來兩個身影,一邊走還一邊小聲交談著。當燈塔的里的燈光被風車帶動轉過來時,兩個人的面孔逐漸顯露了出來,一個身材矮小消瘦猥瑣、一個身材適中方臉大眼。這兩張臉是金河城里最不受人待見的前兩名,警察局長慈器和大特務頭子慈禧兄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