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章 政黨制度-《南宋不咳嗽》
第(1/3)頁
洪濤為金河帝國設計的政黨制度沒有采用后世美國的兩黨制,而是對英國兩黨制借鑒的比較多。原因不是因為美國的兩黨制不好,也不是因為英國的兩黨制有多優秀,主要是因為洪濤認為英國的兩黨制更符合金河國目前的狀態。
制度這個玩意,除了先進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屬性,就是適用性。不是說把別國的先進制度照搬過來,就能適應自己國家,這玩意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然了,從長遠看,先進的制度總是有它先進的一面兒,學習是沒錯的。但具體到某個時期,還得看當時的情況,人類社會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不能一蹴而就。制度總要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不能是制約。
英國這個國家,很復雜。它的很多做法洪濤都非常痛恨,但這個痛恨是站在外國人角度上講的,如果換成英國人,就應該是另外一種看法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攪屎棍子沒錯,一攪合就是幾百年,雖然后來美國人一直在努力,但在程度上、耐久度上,都還離英國很遠。
如果一個國家能當全世界的攪屎棍子,攪合得全世界都不安寧,這個國家的政府必須是個很智慧的政府,同時,它也必然會有一整套比較先進的規則值得別國學習借鑒。
歐美的議會制度、政黨制度,都是起源于這個島國,而且還源遠流長,影響了歐美很多國家的政治體制,可以算是歐美國家的一個指路明燈了。
英國的政黨制度并不是由誰來特意規定的,它最初起源于英國議會,到正式成立面向公眾的政黨,中間隔了幾百年時間。在這幾百年時間里,英國人一直都在議會里爭來斗去,慢慢的形成了兩派,一派忠于皇室,叫做托利黨;一派更傾向于新興資產階級,叫做輝格黨。
托利黨代表了議會中的保守勢力,輝格黨或者叫鄉黨是議會里激進勢力的代言人。這兩個黨一直在議會中爭斗了近兩個世紀,才從純粹的議會政黨斗爭中走了出來,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成立了面向選民的政黨。
托利黨既然是代表了保守勢力,它就叫做保守黨;輝格黨是激進派的代言人,就叫做自由黨。后來自由黨內部由于政治訴求發生了多次分裂,逐漸衰落了,代替它的就是后世的英國左翼政黨,工黨,也就是首相布萊爾那個黨。
按照后世的說法,保守黨就是右翼政黨,自由黨和工黨都算左翼政黨。這個右翼、左翼的叫法只是一種相對的狀態,用我們中國的習慣叫左\派、右\派更順口。不過中國的左\派和右\派與西方國家的標準不太一樣,這就是個屁股問題了,也就是立場問題。站在不同角度,左和右當然就不不同,如果是面對面站著,你的左就是我的右。
按照左右區分意\識\形\態的叫法,最初源于法國,其實很多與革命有關的定義,都來自法國。這個國家和海峽對面的英國都很有特點,英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玩命攪合,法國則是為了全人類玩命折騰,近代社會革命就是從法國興起的。結果呢,這兩個國家都為全人類貢獻了很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算是殊途同歸吧。
十八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在制憲議會上,議員們分成了兩個對立的派系。一派是以教士和貴族議員為主,一派是以資產階級、城市平民、工人和農民為主。在開會的時候,貴族議員們坐在了議會右側的座位上,平民議員們則坐在了左邊。后世的人就把相對保守、倒退的人或者組織稱作右翼;把相對激進、前進的人或者組織稱作左翼。
第(1/3)頁